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0|回复: 3

新华网评:做好“四字”功夫,助力创新展翅

发表于 2017-1-12 21:31: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毛同辉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既是国家对作出突出科技贡献、取得卓越科技创新成就的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和奖励,同时也传递出国家层面对于科技、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在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克难的时代语境下,创新既有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长远意义,同时更是当前加快培育新动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现实选择。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提高中国经济在“微笑曲线”两端的比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称谓才更实在、更富含金量,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才更有话语权、影响力。
  创新驱动如今虽已是社会共识,但由于受到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近些年来粗放发展、低端发展经济模式的影响,在实际发展中,一些束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活力迸发,制约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发挥,阻碍创新要素流动、资源配置优化的落后理念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社会氛围仍有待形成。
  要让创新真正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主动力,确保中国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们还需要在四个字上精准发力,苦下功夫,补齐短板,以此来厚植创新的社会基础,打通创新的体制运行通道,拓展让创新要素流动畅通无碍的空间。
  一是“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这个“重”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提高创新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二是“主”。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三是“助”。“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助”就是识才爱才敬才用才,通过搭平台、降成本、给政策,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四是“破”。破而后立,“破”就是打破束缚、突破障碍,消炎去肿,通经活络,为创新注入支持、鼓励、保护的正能量。比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问题;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砍掉繁文缛节,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5:59:26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郝基伟) 的帖子

感谢郝老师精彩分享,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48:31 | 查看全部
郝老师的转帖很有分量!

谢谢精彩转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1:48:13 | 查看全部

回 2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平时喜欢看这些评论,看到精彩了就同大家分享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