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回复: 18

[转贴] 徽州年俗之--置年货

发表于 2017-1-14 08:30: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镇海炼化  叶志勇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在主要是北方移民形成的古徽州宗族社会,千万百年来一直比较正宗地承传了中华汉民族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其中以春节年俗居多,除许多既有的“规定动作”外,还有许多带有徽州(歙、黟、绩、休、祁、婺)六邑浓郁地域特色的“自选动作”,使得徽州年俗构成了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内容。春节广义指的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长达约四十天,徽谚云:正月嬉嬉过,二月混混过,三月再来做。而在前期,主要是为春节而准备的,其中以置年货最为讲究,为过好一个富足而祥和的春节,徽州人从腊月初八后就开始忙碌起来。
    腊八节以后,徽州乡人开始了置办年货为过大年作准备的忙碌。砍柴烧炭,发麦芽,用玉米或甘蔗、玉米杆熬糖稀,炒冻米做冻米糖,制新年米糕,杀年猪那天是一定要吃杀猪酒的,做豆腐炸豆腐角也是必备的年货。在黟县、休宁等地还有包粽子、打食桃、做肉包子,几乎家家腌制腊肉、腊腿、腊肠。全家老小齐上阵,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黟县民谚“假忙三十晚,清闲初一朝”的说法正好印证了这一切。此外,勤劳的徽州女人们还要日夜为家中公婆大小赶制新布鞋,缝制小孩的拜年果子袋。

    杀年猪当天,主人家会把已经熬制好的猪血切成块,用大碗盛着,上面再加一块猪油,给隔壁邻居每家都送一点,表达了徽州人一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真切情感。旧时的农村是没有农贸菜市场,平常吃点肉不容易,总要自己腌点腊肉、腊鱼、腊腿。在若干日之后腊肉起缸穿在竹竿上晒时,一条条、一只只晒得古铜色泛亮,成为外地游客感到新鲜的一道农村风景线。

    添新衣是徽州乡人的必备,此前,快到过年时,每家总要请个缝纫师傅到家里来缝制新衣,家中老人孩子是必须要有新衣的,他们平日劳作,粗衣短衫,不太讲究,过年则无论如何要置办一身新衣,特别是孩子,要从头到脚一身新。所以徽州乡村小孩子最向往、最高兴的是过年,过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穿,玩的快活。谚云“大人盼赚钱,小孩盼过年”。越近年三十,乡村的徽人越是忙碌,置办年货的节奏越是紧密。

    回忆着古徽州的印记,感叹时间的荏苒,前辈们洒下的辛勤汗水滋润着现在的徽州人。那一乡的情愫缠绵流长,把徽州的年俗源源不断的流传到历史的长河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09:57:33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老师辛苦了,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47:1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47:37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47:56 | 查看全部
希望赵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7:25:0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7:25:16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7:25:27 | 查看全部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7:25:38 | 查看全部
向您学习向您看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7:25:4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