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9|回复: 5

黔人黔事 | 黎平侗族工匠师陆文礼:一把尺子传承鼓楼文化

发表于 2017-1-15 07:49: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名播海内外的黎平县肇兴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侗寨。寨中有一座美轮美奂的鼓楼,叫礼团鼓楼,它被已经被列为世界吉尼斯纪录,这座鼓楼共 13 重檐,其构造非常复杂。鼓楼从设计到建造都出自工匠大师陆文礼之手。
【弃学从匠】
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有句民谣:" 花桥师傅在三江,鼓楼师傅在纪堂。" 它道出了肇兴纪堂侗寨鼓楼墨师的名声,杰出者以陆文礼为代表。
陆文礼老人现年 71 岁,在过去 30 多年,他带领村里的 30 位村民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北上广、日本等地,建起了 600 多座鼓楼、风雨桥等侗族建筑。现在已经退休的他,对上门学艺的人来者不拒,延续着把侗族建筑传承下去的梦。

(陆文礼)" 我上学时就开始钻研侗家的建筑了。" 陆文礼说,在上小学时,他省吃俭用,节约了一些钱,便用来购买了凿子、刨子等木工工具,之后一有时间,就模仿大人们的样子,修建玩具似的侗族建筑。尽管是玩具式的,却让陆文礼练出了手艺,小学还没有毕业,他已经成为父辈的助手了,曾参与楼房的建设。

1961 年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好,老师就推荐他到附近的村子里去代课,但陆文礼因为十分热爱侗族的建筑,婉拒了老师,跑回老家正儿八经学起了建筑。陆文礼找到了村寨里当时最杰出的掌墨师傅,要求拜师学艺。这位掌墨师傅早就知道他热爱侗族建筑,而且有一定的基础,便爽快地答应了他。在传艺过程中,老师傅还是有所保留的,他传授了木料上架、固定、衔接等技术,而鼓楼设计的真谛却很少提及。陆文礼表示理解,但他是细心之人,而且有天赋,师傅不说,他就认真观察,师傅每一次操作,他认真看,返回之后,就画成图,认真揣摩。日积月累,悟出不少。

两年后,陆文礼从众多师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了师傅最得力的助手。在学艺的过程中,陆文礼常跟随师父到各地建鼓楼,技艺大有长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但后来," 文革 " 开始了,他们返回家乡,鼓楼修建活中断了 10 年之久。【名声大噪】
" 每一个侗寨都会有一个鼓楼," 陆文礼说,鼓楼是侗族人民的传统建筑,这里是侗族人民集中议事、评断事非的公共场所。
1981 年,陆文礼建成一座 13 层的鼓楼,是目前肇兴层数最多的鼓楼。在侗族传统里,鼓楼的层数只能是单层。" 单层代表着只有一个为主要的意思,在从前,鼓楼是统治阶级的象征。" 陆文礼说,鼓楼不仅是一座楼,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侗族文化。

如今,陆文礼用了两年的时间,绘制了一本涵盖鼓楼古法技艺的手绘图册《鼓楼图册》期间,他还培养了 8 名能设计制图、掌墨施工的侗族建筑文化传承人。也许是职业生涯的历练,让陆文礼依然有如今优于同龄人的好身体。站在自己掌墨的第一座鼓楼前,陆文礼感慨万千。
侗族鼓楼,承载的是陆文礼等掌墨师傅对侗族建筑文化浓浓的爱。因为杰出的侗族鼓楼、风雨桥、花桥、吊脚楼的修建技术,陆文礼的大名在几十年前就已飞出黎平县肇兴镇纪堂村。而他的家乡,这个拥有 181 户人家的小村庄,也因为有陆文礼等优秀的鼓楼墨师而名声大噪。

【传承技艺】" 我们侗族的建筑是最独特的,我要把它好好地传承下去,不能让它消失。" 作为地道的侗族人,陆文礼对侗族建筑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在陆文礼学习出师之前,这种技艺世代相传完全靠口传身授,没有图纸,没有书面教材,因此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 我最先绘出了侗族鼓楼建造的图纸。" 作为侗族杰出的鼓楼墨师代表,陆文礼既有丰富的鼓楼建造实践经验,又懂理论知识,他首创了《侗族鼓楼建筑结构图和施工图》,改变了侗族鼓楼建筑没有结构图和施工图的历史。
"1985 年我进凯里市修建第一座城市中的鼓楼,当时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专家就鼓励我搞出一本鼓楼建造的设计图册来。" 回忆往事,陆文礼仍然很激动,"1986 年 12 月,我以一座 15 层檐串尖单宝顶假八角型鼓楼为例,开始摸索鼓楼建造的图纸设计和绘图。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到 1987 年 6 月底,满满 3 本图册的设计制作终于完成,并交给贵州省设计院总工程师李多扶等古建专家审阅。1990 年,深圳锦绣中华民族风情区要建贵州鼓楼,就开始使用我设计的图纸施工了。"

《鼓楼图册》问世经过多年的积累,他的《鼓楼图册》问世了。现今,他的这本图册不仅是侗族文化典章,还是热爱鼓楼文化艺术爱好者的教材。目前,陆文礼带了很多徒弟,每位徒弟都经常拿出这本图册研读。" 这本书是教材,是工具,平时遇见疑难,翻开来看,受益匪浅。" 陆文礼一位姓潘的徒弟说。
陆文礼凭借自己的才艺,不仅建造了许许多多的鼓楼,还出版图书,改变了侗族鼓楼文化技艺只能靠口传、靠记忆传承的格局,为侗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因而他被省政府授予 " 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 的荣誉称号,2016 年 1 月,被省民宗委、省文联命名为 " 贵州省鼓楼风雨桥建筑工艺大师 "。
同时,陆文礼已经培养出了 8 名能设计并制图、掌墨施工、带徒教学的新一代侗族建筑文化传承人。
" 我爱我的民族建筑,我相信它会永远传习下去。" 在陆文礼看来,自己所从事的鼓楼掌墨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建筑建造,它背后所承载的是整个侗族建筑文化精华,这是需要侗族儿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
(引自:中国民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7:12: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7:13:03 | 查看全部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7:13:37 | 查看全部
问好李老师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7:13:48 | 查看全部
您的不离不弃是我且行且进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7:14:08 | 查看全部
345_30834_4d246b7002d53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