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回复: 8

七旬老人竹编微缩农具成工艺品

发表于 2017-1-15 20:28: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太逼真、太可爱了!”近日,来自上海的胡女士在金华武义璟园一个竹编工艺品的工作室里,看到了一些小型的竹编农用器具,这些器具看起来小巧玲珑,最小的甚至手可盈握,如箩筐、畚箕、火笼等,让她爱不释手,不禁发出赞叹。
  这个工作室的主人是71岁的竹编手艺人徐茂盛,家住武义县开发区(白洋街道)西村。
  徐茂盛热衷竹编已有50多年,从原先受人尊敬的手艺人,到竹制品的逐渐没落,再到现在创新做微型农用器具,得到大家的追捧。徐茂盛觉得,竹编对自己而言,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追求。
  一辈子与竹编结缘
  也曾带过七八个徒弟
  竹子富有弹性,能经受一定的压力,因此是农活、生活工具首选的材料之一。
  十二三岁时,徐茂盛和竹编结缘。有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永康师傅在村子里帮一户人家编草席。
  看到师傅用精致的手法,慢慢地把一张竹席编织成形,徐茂盛看得十分入迷。就在这一年,他决定辍学,跟着这位师傅学习竹编的手艺。
  在16岁的时候,徐茂盛出师回家,竹编就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那时候,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徐茂盛还记得,家里有4亩田,都是自己的妻子一手在打理。
  早年间,有手艺的师傅是很受人尊敬的,谁家要做竹席、箩筐,都亲自上门来请徐茂盛,吃饭的时候,手艺师傅没有上桌,其他人甚至都不能坐下。
  那时候,来找徐茂盛学艺的人也不在少数,徐茂盛曾带过七八个徒弟,都是永康人,他把从师父那里学到的手艺,悉数都教给了自己的几个徒弟。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当塑料、不锈钢、铝合金等制品越来越多涌入市场后,竹编制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凉席、草席都由机器制作,竹编的箩筐等农具也逐渐被更大、更结实的容器所取代。竹编手艺人这个行当也变得不再抢手,人们对于纯手工制作这些竹编物的手艺师傅,似乎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看重了。
  “那段时间,除了一些水果大户和鱼农等需要做箩筐以外,就基本没什么活了。”徐茂盛说,他开始一度为自己的经济来源感到担忧,甚至有拿起农具下地干活的想法。但几十年都没下过地的他,在田里做农活实在有些为难,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
  徐茂盛曾经带过的几个徒弟,也在10多年间都去办厂或从事其他的工作。徐茂盛说,虽然这门手艺没有在这几个徒弟的手上传下去,但每逢新年或是其他传统佳节,他们都会来看望自己,这让徐茂盛感到十分欣慰。
  缩版的农具个头很小
  但做起来一点也不省力
  58岁那年,徐茂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在电视上看到有个关于介绍微工艺品的节目,而这其中正好有他擅长的竹编。
  这让徐茂盛灵机一动。他觉得这些工艺品对自己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是个头比一般的农具要小,做起来应该不会很难,可以尝试,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徐茂盛开始研究制作微型竹编。
  但是开始做以后,他才发现,尽管微缩版的农具个头很小,但相对于大型农具,做起来一点也不省力。首先编制微缩版农具所用的篾条都很细,编惯了大型农具的篾匠编这些小细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次,微缩版农具精致度要求更高,在编的过程中,有些微型农具如果有根篾断了,就要全部拆掉重编。
  在这过程中,徐茂盛从一些简单的小东西开始做,逐渐将这些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完善起来,做得也越来越精致。
  在制作量稳定下来之后,徐茂盛带着这些微工艺品去武义的各个景点售卖,都卖出了好价格。没过几年,一个旅游景点的老板就找上门来,希望找徐茂盛批发这些工艺品。
  “当时他说帮我办个厂,批量制作这些工艺品。我马上就拒绝了,因为这些手工艺品是机械无法复制的,就算机械可以制造,可这件工艺品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徐茂盛说。
  一天只能做一只的洗米篮
  一个月能卖二十几只
  从去年开始,徐茂盛在武义璟园的竹编工作室设了一个点,他每天沉浸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十分满足。
  记者在徐茂盛的工作室也看到了这些微型竹编工艺品。
  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的篮子,如花篮、洗米篮的缩小版外,还有一些微型的小畚箕和小箩筐。
  记者拿起一对小畚箕,只见这对小畚箕可以盈握,之间用一根竹扁担相连,用两根毛线绳固定,很是可爱。
  徐茂盛说,这种微型竹编农具做起来比较烦琐。比如一只小箩筐,至少需要1.5个工夫(一天半)才能做完,所以售价也会相对高一些。
  “最受顾客喜欢的还是这种洗米篮。”徐茂盛拿起一只篮子给记者看。据他介绍,这种洗米篮在以前是用来洗米,装豆腐的。
  “在三四十年前,这种篮子售价为2元左右,现在则可以卖到80元一只。”徐茂盛说,编制一只洗米篮需要1个工夫(一天)。在三四十年前,日均工资只有1.26元,而他们做竹编的,一只洗米篮就能卖到2元左右。
  “所以在那时候,篾匠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徐茂盛说,现在,经过自己的改良,这种洗米篮编制起来比以前小了很多,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多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卖出二十几只。”徐茂盛说。
  而跟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很多人买这种洗米篮都是为了做装饰品,有些则买回家当水果篮。有些游客在购买了徐茂盛编制的小农具回老家后,还会打电话来让他再编制一些,用来收藏或送人。
  来源:金华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0:57:10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听者) 的帖子

感谢分享!问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6:34:56 | 查看全部
申老师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6:35:35 | 查看全部
发帖很规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6:50:57 | 查看全部

回 1楼(羊君) 的帖子

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6:51:46 | 查看全部

回 1楼(羊君) 的帖子

再次感谢赵老师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6:53:18 | 查看全部

回 2楼(魏明东) 的帖子

感谢魏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6:53:48 | 查看全部

回 3楼(魏明东) 的帖子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6:54:51 | 查看全部

回 3楼(魏明东) 的帖子

魏老师辛苦了,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