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年沈阳“两会”,职工最关注啥?是那些和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议案或提案,它代表着职工的心声、诉说最真实的职工诉求。在今年的沈阳市“两会”上,从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以及建议等内容,记者处处都能找到有关职工的话题。
提高临时工待遇
干一样的活儿,收入却相差上千元、甚至更多;带薪休假等福利大打折扣……同工不同酬,是很多聘用合同工(俗称临时工)心底最深的痛。今年沈阳“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周荣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临时工待遇提高上。
他经过走访调研发现,沈城临时工月平均工资在1200元至1800元。其中,环卫临时工在1700元左右,公安辅警在1600~2300元左右。一些私营企业或效益不好的25人以下企业,临时工的工资甚至低于1530元的全市最低月工资标准,扣除“五险一金”后,实际发到手的只有1000元左右。
“依法保障职工特别是临时工的权益,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劳动热情,对于沈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周荣生建议,应适当提高临时工的工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各行业职工工资指导线,最低标准应高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10%以上,并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适时提高标准。
同时,人社部门和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沈阳市集体合同条例》,大力推进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临时工工资不低于行业工资指导线。
周荣生还建议,完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制度机制。“在签订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落实休息休假制度等事项,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谴责曝光、惩戒处罚等机制,保证临时工依法享受社会保障、休息休假等权利。”
建立“农民工匠”选树制度
沈阳现有外来务工人员70余万人,其中有些人通过技能培训和不断实践,已成为所在领域的能工巧匠。然而,技能素质参差不齐,安家创业享受不到同城化待遇,制约着更多“农民工匠”的脱颖而出。为此,沈阳市政协委员、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部部长蒋阳建议,应出台“农民工匠”的培养和选树标准,实现农民工的体面劳动,让他们收获更多的融入感和获得感。
蒋阳还建议,有关部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农民工制定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的项目和制度。注重“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对农民工子女与同龄城市孩子一视同仁。同时,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研究制定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险政策,并确保参保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和养老医疗等同城化待遇。
职工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提升,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涌现出大批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模特队等文艺团体,但由于原创作品少,导致艺术作品感染力和传播力不足。为此,沈阳市政协委员、市职工文联驻会副主席盖崇茂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基层的文艺创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培训人才,让活跃在基层的社区文艺团队都有自己的原创作品,鼓励居住在各个社区的作家、艺术家走近群众,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特别是经常深入到最需要关注的人群中去,送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她还建议,可借鉴沈阳市职工文联开展的“职工好故事”征集以及市总工会即将开展的“幸福沈阳共同缔造”大宣讲活动,让更多主题鲜明、健康向上、弘扬正能量的草根作品脱颖而出。通过组织宣讲团、现场表演和宣传辅导,让职工深切感受到沈阳是大家的、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共同参与到幸福沈阳的建设之中。
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