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6|回复: 0

靠学习提升修养和境界

发表于 2017-1-16 19:52: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真诚告诫,也是学以励志、学以明理、学以致用,修得“金刚不坏之身”的重要法宝。
    学习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凡是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只有多学习,才能养才气、显朝气、有底气,才能增知识、明事理、长精神。作为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会不会读书、善不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习惯和素质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善于读书学习,厚植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践行根本宗旨的重要路径。事实证明,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就能铸牢精神支柱,坚守政治灵魂。这是领导干部“看家本领”,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后果不堪设想。
    汉代学者刘向就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学理论关键是学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掌握了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心中有定力,手上有戒尺,脚下有方寸,遇事就会有“定盘星”。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对领导干部来说,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水平的自然提高。相反,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学习的任务也越重。放松了学习,轻者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重者就会把不准方向,驾驭不住大局,犯迷糊、栽跟头。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放松学习改造,在大是大非面前丢了立场,在名利诱惑面前当了俘虏,根源就在于对至真的主义缺少至真的信仰,学理论只武装嘴巴不武装头脑,进而理想信念动摇,最终“百病缠身”。
    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学习就像“救火治病”,一刻也不可能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抓住了干部“行稳致远”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他政治敏锐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和思想境界的高度。学之愈深、信之弥坚,理论之根扎得越深,精神之钙补得越足,向党看齐、跟着党走的信念就会越坚定。
    “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学习读书就是治心的过程。在书中,我们可以感怀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人生追求,感悟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胸襟气魄,感受夙夜在公、一心为民的人本情怀,感触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一身正气。正如列宁同志所说:“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焦裕禄同志去世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只有把伟大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切实的实际工作、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
    信仰需要一辈子来坚守,学习改造一刻都不能懈怠。孔子曰:“学者政之初,政者学之施”,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没有毕业,只有毕生”。久坐者有毅,善学者靠恒。领导干部只有把读书学习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在学习中领悟真谛,凝心聚魂,固本培元,才能融会到从政行为中,做到终身慎行,治心养性,清廉自守,才能干在点子上、干出效果来。
    学没有广泛涉猎、成为知识上的“杂家”,就难以成为工作上的“赢家”。“究理之要,必先于读书”。任何工作要取得成效,都必须按规律办事,这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领导干部立身为旗、以身为范,把读书学习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干得好,也才能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唯此,必将自己受益、他人受益、社会受益、终生受益。

来源:党建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