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康河东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区建委党组书记李春青
高水平建设 高效能管理
区建委贯彻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将继续坚持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实现“两个着力,一个打造”。即着力打赢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攻坚战,着力打赢改善民计民生攻坚战,打造一支创新力强、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的城市建设管理队伍。在土地整理攻坚战中,区建委将实行“四定一包”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细化任务、规定时限,确保宣传动员到位、拆迁举措到位、后续服务到位、征收进度到位,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而努力奋斗;在民计民生攻坚战中,区建委将全面加强对施工工地质量安全监督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加强对大项目建设服务工作,特别是区文化馆建设,居委会、幼儿园等非经营性公建配套设施建设,雨水泵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煤改电”和清洁煤替代等一批民生工程。区建委将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际效果检验党建成果。
区房管局党委书记刘雅新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
区房管局将严格贯彻落实河东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各棚改项目的有序推进和圆满完成。本着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六纬路18号地、合兴里项目的收尾工作;做好东宿舍、东孙台项目的组织、推动工作,进一步落实资金、落实房源、制定政策,加快启动实施,在推动项目的同时,确保稳定。对于未启动的零散点危陋平房,逐步启动改造,力争按期完成改造任务。严格按照棚户区改造及房屋征收的有关政策实施,严格执行房屋征收补偿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征收程序、补偿标准、补偿政策、安置房源等方面的依法依规和公开透明,保证被征收居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棚户区改造这个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河东区城市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区安监局局长张旭贤
密织安全生产责任网 
当前,全市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将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河东区将继续做好排查工作,严把源头安全管理,狠抓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017年,区安监局将完善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不断密织安全生产责任网,为人民群众构筑一张安全防护网,有力有效守护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同时,区安监局还将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隐患的辨识工作,找准找全河东区的重要危险源和重大风险点,详细列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科学有效地增强控制和排查力度。构建安全生产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层层明确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稳定。
区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薛志和 
助力创新驱动人才驱动新发展
2017年,区人力社保局将严格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围绕“一个龙头、两项驱动、三类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一个龙头是确保就业局势稳定,积极搭建“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打好三年培训福利计划的收官之战,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确保完成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两项驱动是助力创新驱动、人才驱动发展。聚集高端领军人才,实行“点对点”人才专项服务,提升创新水平;完善创业制度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过程、链条式贴心服务,提升创新活力。三类改革是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改革、和谐劳动关系机制改革、人社服务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辖区各类人员全面、持续参保;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机制改革,做好仲裁、监察、信访、军转等工作,全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完成20项民心工程之一人力社保局服务大厅提升改造工程,实现现代化服务,简化办事流程,用好“互联网+”、促进服务“大提速”。
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郑若兴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教育作为民计民生的重点,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促进教育的公益性。在今后五年中,区教育局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推动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的公益性。新建和扩建一批幼儿园、中小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课程教学等信息技术课程融合,通过“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建设智慧型校园。大力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持续提升教育力量,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河东百姓提供优质教育。
区民政局局长柴瑞江
健全服务体系 建设美丽河东 
区民政局将深入开展美丽社区建设,按照“六化”的标准,着力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站、社会组织、协商议事会“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高效联动机制;按照“一街一品牌,一居一特色”推动美丽社区创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社会救助标准不降低;深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充分发挥我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统筹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方面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全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964”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全国居家养老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完善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机构,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区卫计委主任雒明池
深化“医联体”建设 加快建设健康河东
今年,区卫计委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健康河东”建设,研究出台《推进健康河东建设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不断深化“医联体”建设,全面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探索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办医新模式,推进河东产院、唐口中医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改革进程。具体落实到,高标准落实政府18类80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深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试点建立河东区“医联体专家工作室”。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措施,让利于民;做强河东中医特色,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高标准完成CDC、妇幼保健中心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标准化水平,完成上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二孩政策,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办理相关手续,继续关注“失独”人群;创建国家卫生城区,提升城区环境卫生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武伟
精准帮扶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区残联作为残疾人民生部门,我们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带领残疾人与全区人民同步小康社会。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瞄准工作中的“短板”,精准发力,确保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是提供生活保障精准帮扶。我们将针对残疾人的残疾类别、等级和实际困难,实施精准救助,编实织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网。二是促进就业精准帮扶。我们将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和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有目的性地选择职业岗位。三是加强康复服务精准帮扶。我们将精准实施假肢装配、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盲人定向行走等康复项目。四是实施教育精准帮扶。我们将推行全纳教育,全面落实残疾人享受各个教育阶段的免费、补贴或助学金政策。特别是对不能到校就读的所有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一人一案”安置,实施免费送教上门和个性化教育训练。五是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精准帮扶。我们将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进社区、进家庭”工程,方便残疾人生活。
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朝深
做强六大品牌 增强职工获得感
区总工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以党的群团会议精神为引领,研究制定了以三个下功夫做强六大品牌,做为贯彻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一是在提升工会主力军作用上下功夫,做强劳动竞赛和大维权服务品牌。围绕“四个攻坚战”开展劳动竞赛。在做好“春送岗位”、“夏送凉爽”、“金秋助学”和“冬送温暖”这四大活动的同时,建立会员保障基金。二是在提升工会组织凝聚力上下功夫,做强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品牌。确保全年企业建会率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到100%,实现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与企业和职工满意度的同步提升。三是在提升工会干部素质上下功夫,做强大培训和职工文化活动品牌。将开设17个主体班次,培训工会干部2356人次。同时,进一步整合区文体活动阵地,建立5个电子流动书屋和5个农民工书屋。
东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朱树乔
建设智慧社区 构建和谐东新
东新街道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坚持以民生服务为主线,把抓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个理念、优化两个平台、开展三项整治、实现四个突破”。坚持一个理念就是树立“以共享发展促民生改善”理念,努力构建具有东新街道特色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优化“两个平台”就是优化综合服务平台和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模式,在提升为民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展“三项整治”就是以凤岐里社区综合整治为龙头带动,拓展和深化综合整治成果,开展社区、道路、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在改善社区环境方面取得新改善。实现“四个新突破”就是健全和完善“智慧东新”服务网络,在精神文明创建、规范市场管理、繁荣社区文化、化解信访矛盾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构建文明和谐东新。 
来源: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