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17日,冷风裹着雪花呼啸而来。瘦弱的雷正官眉宇紧锁、心事重重。他本有一个温暖的家,三层小楼,外镶漂亮的瓷片,然而他却想离开这里——无休止的噪音、不时飘出的铅尘、还有井里打上来的酸水,让他心里无奈而又沉甸,“准备到城里租间房……”
雷正官的家在东乡县圩上桥镇亭子上,与其楼房同一排坐落的有7户居民楼。如今,3家已人去楼空。更多本已安居乐业者,经过一番徒劳的抗争后,也只有逃离。污染,正糟蹋着他们的生活。
一家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落户,打破了恬静的生活,从此,纠纷频频
亭子上的7户居民所处位置位于红星企业集团,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们一直在这里过着普通而又有情趣的田园生活。但是有一天,恬静的生活被打破。
2004年,7户居民楼附近出现了一大片厂房,占地近200亩。事后,居民才知道,这是一家以生产蓄电池为主的企业,名为江西日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据东乡县环保部门官员介绍,该企业于2002年进入东乡,当时厂址在东乡麻纺厂内。2004年,企业为扩大规模,进驻此地。
起初,厂房距离居民楼有三四百米远,企业与居民倒也相安无事。当后期扩建的厂房已至居民楼不足5米远时,两方的交锋与纷争至此不断,矛盾呈现白热化。
居民反映,因厂房离居民楼太近,生产时排放的铅尘、酸雾直接侵入人体呼吸道,并污染蔬菜、井水,窗台上每天布满厚厚的铅尘,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刺眼、呛鼻、令人胸闷咳嗽,连路人都掩鼻而过,而生产噪音更让居民不得安宁。尤其严重的是井水水质酸化,不能饮用。为此,家家户户经常要骑上摩托赴县城买瓶装或桶装水,以解燃眉之急。
实际上,发现井水变酸是2007年9月份的事,“有股酸味,用水漱口让人恶心……”一户居民说。水是生命之源,水体变质让居民感到事态不一般。居民们为此到处反映,换来的结果是有关官员的一句提示:“在水井里放点石灰。”
在居民们的要求下,上级环保部门赴实地取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水质PH值未达标,正常水质PH值应为6.5至8.5,而当时对居民雷正官和揭劲松家的监测数据分别为3.95、4.22。
资料显示:氨及硫化物等碱性介质的泄漏是导致水质出现酸性的主要原因。著名水营养专家、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认为,经常摄入酸性水,会大大加重血液平衡人体酸碱度的负担,使人越喝越疲劳,体质弱化。
除了生活受影响外,维系农民命脉的农业生产也难逃一劫。去年,邓家乡老刘石头村,村里农田种的水稻部分出现烂根烂苗现象,有的颗粒无收,干裂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层白白的盐酸。当时,经当地政府、日久公司、村民三方交涉,村民获得了赔偿。今年水稻再次出现类似现象,农民又找上日久公司要赔偿。
生态环境也在遭受破坏。老刘石头村前有条溪流,原来清澈见底,鱼虾畅游,如今鱼虾绝迹。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一些小田螺竟然疯长。居民的解释是,可能这种小田螺在污水中出现了变异。
环保官员口出雷人之语:在大草原上拉了一堆屎,有点臭,算不算污染
11月17日上午,记者就日久公司的污染问题采访了东乡县环保局局长李小波。他说,10月28日,周边村民与日久公司发生冲突,闹出了很大动静,也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领导表态就存在的问题组成调查组深入调查,究竟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在哪里,将再次对居民反映的污染问题进行检测。目前,环保部门已草拟了整改报告,会同政府、企业共同协商后再向群众公开。
而采访时在场的另一名姓艾的园区环保官员则认为,污染应该不大,“会有一点”,外国的食品卫生标准订得比中国高,但咱中国的食品吃了也不会死人。他甚至口出雷人之语:在大草原上拉了一堆屎,有点臭,算不算污染?
关于该厂废水污染农田,造成农民经济损失的问题,李小波说:初步为该公司制订了两套方案,一是公司废水进污水处理厂,二是自己循环利用不外排,由公司权衡后再定下来,环保局将督促解决。
当地环保部门官员承认,该公司于2004年迁入现有位置,当时并未做环评,直到2006年才补办了环评手续。这种“先上船,后买票”的行为令人深思。
日久公司的于先生说,公司因离居民楼太近,环保设施做得再好,居民也会闹下去,并不是企业环保设施的问题。本月初,公司旧的酸雾处理系统已拆除,换成了新的。
>>《一家企业搅乱了许多人的恬静生活》·网友议论如潮央视读报点评
连日来,《一家企业搅乱了许多人的恬静生活》的报道,引发全国网友热评如潮,仅新浪网跟帖就达230条。一些知名评论家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痛批环保官员的“拉屎污染论。”11月21日,央视二套读报时间播报了这句最牛官腔,并进行了评论。
评论员周东飞认为,广州梁某“拉屎论”余臭未散,后面紧接着就有东乡县一官员的新“拉屎论”。让人恍惚的倒是“拉屎论”克隆版的高仿真度,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从企业官员换成了政府官员。作为一名环保官员,谈污染问题应当拿具体的科学数据来说话,若一时肚子里没货,当然也可以玩点推理讲点道理。但是,用拉屎作比喻来遮掩污染问题,却是活脱脱的一副不讲道理的嘴脸。这位艾姓官员还有高论,“外国的食品卫生标准订得比中国高,但咱中国的食品吃了也不会死人。”他若不记得三聚氰胺和羞耻两个词,这番说辞还真就不好讨论。杜绝“拉屎论”,真正的药方在于消除附着在权力之上的特殊利益诉求,只有当官员对民众的一冷一失感同身受的时候,他们的言语才能真正发自肺腑。
评论员王传涛认为,这名官员及其亲属,显然是不住在这个小区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说出如此“不着调”的比喻来:上桥镇亭子上居民区不是大草原,生产电池的厂家更不是制造“有机肥料”的牛羊牲畜。相反,一系列铁的证据都在表明,这个地方的污染已经达到了不适宜居住的程度。和此前种种“最牛官腔”一样,在个别官员的眼里,他们是不愿意和民众交流的,也是不屑于一些媒体的监督权的。从这个角度讲,“拉屎污染论”将公权力对公众权利的傲慢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客气地说,官员的这种漠视,就等于他们骑在民众权益的脖子上拉屎。
>>《一家企业搅乱了许多人的恬静生活》·两厅局高度重视 调查组赴东乡
11月23日,记者获悉,11月20日江西日报对地处东乡县的江西日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员工血铅超标,甚至有员工怀疑自己血铅中毒一事进行报道后,江西省卫生厅和省安监局对此高度重视。11月23日,由省卫生厅和省安监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召开了协调会,决定11月24日上午启程赴东乡县进行深入调查。
据联合调查组一名成员透露,他们已到为日久公司员工进行血铅检验的江西华星医学检验中心,调取了该公司血铅超标员工的检验单,下一步将进行详细的调查。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