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6|回复: 2

崔国强:“工匠”精神在桥涵闪光

发表于 2017-1-21 06:3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佳木斯工务段南岔路桥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崔国强,凭着“第一个吃螃蟹”的胆识和不服输的精神,破解了一道道桥涵维修养护中遇到的难题,节约生产资金达上百万元。他所研究的科研项目在哈尔滨铁路局推广应用,他本人也荣获了火车头奖章。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头羊”,崔国强多次代表车间、班组参加段和路局举办的桥梁系统职工技术比武大赛,并多次被评为路局技术能手。1999年,经路局严格考核,崔国强被评为桥梁工高级技师、路局首席技师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绥佳线286公里至287公里线路路肩上的U形排水槽由于疲劳过度和年久失修,杂草及淤泥堆满槽内,存在着排水功能严重失效的问题。经过反复琢磨,崔国强发现“井字架”具有四面支撑的作用,是U形槽内的定位桩,既能防止U形排水槽变形,又能使排水流畅,还能延长U形排水槽使用寿命。为了节省材料费用,崔国强利用废旧钢轨底和钢轨墙代替槽钢,焊制了“井字架”。在安设U形排水槽过程中,他组织职工先将U形排水槽两侧土方进行开挖,再将700多个“井字架”每隔2米1个下到U形排水槽内进行固定,使U形排水槽恢复了排水功能。此项成果的应用为段节省资金近百万元,并在全局推广。
  在桥涵维修保养中,崔国强不仅带领职工攻克难关,还带领职工落实精准修、精细修和精细化管理要求,确保了桥涵设备质量全面提升。2013年,在对绥佳线晨明至威岭间4座大桥进行护轨垫板改造施工中,由于受“天窗”时间限制,施工进度缓慢。他和工班长一起研究,结合实际重新制订了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任务,并将责任和工作量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细节。凌晨时分,他带领60多名职工到达施工现场,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施工,由于组织周密、措施得当,改造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了12天完成。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我要在解决生产难题上下功夫、花力气,通过科研攻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桥涵设备安全优质。”崔国强说。
  笔者在南岔路桥车间采访时,车间主任徐传祥说:“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崔国强的带领下,解决了桥涵维修保养中遇到的问题。几年来,他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采用了‘四新’技术,破解了绥佳线262公里外桥梁异型墩台裂纹破损的难题,消灭了绥佳线264公里外桥梁支座3条腿受力不均匀导致钢梁连接杆折断的病害,改进了钢材下料机具和套筒螺栓扳手等。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上百万元的资金,而且保证了桥涵设备质量和铁路运输安全。”
  “让桥涵更优质,让桥涵更安全”是崔国强的追求。他凭借着对铁路桥涵浓浓的情怀,精心保养着绥佳线、汤林线的座座桥涵。他所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他的科研成果也必将更好地服务铁路安全发展。
来源: 人民铁道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06:56:17 | 查看全部
感谢张老师分享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9:45:50 | 查看全部
感谢屈老师的大力支持,问候老师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