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
[table=100%,#ffffff]难忘第一课 |
|
作者:施锦雷 |
摄影:姜华   刘海华   杨建华 |
 |
2001年,我从宝钢工业技术学校毕业进入当时的企业开发总公司综合开发公司,刚进单位的第一眼完全颠覆了以往我对宝钢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钢铁工人应该就是穿着防护服挥汗在炼钢炉旁,一旁火花四溅。 |
虽然就读于宝钢技校,平时也或多或少听老师介绍过宝钢的一些情况,但是上班后的第一个岗位却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公司坐落在宝钢大院内滩涂边上的一大片空地上,宽阔的泥地上铺天盖地地堆着废钢、废铁。依稀记得上班第一天办完相关手续后,人事员把我带到一个头戴草帽、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面前,向我介绍说这是以后带教我的黄师傅,我怯生生地叫了声“黄师傅”。“小伙子,刚刚毕业吧,瞧你瘦的!来,先和我一起搬根槽钢。”就这样,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干起了搬运工,当时我刚从学校毕业,1.72米的个头不满100斤,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后才摇摇晃晃地把槽钢扛到肩膀上,后来才知道那根槽钢重达400斤。 |
 |
虽然在单位没有抱怨过一句,但是回到家却再也忍不住哭着对妈妈诉苦,妈妈安慰说:“学校和社会完全是两个概念,妈妈当初进厂的时候什么苦活、脏活没干过?而且你是一个男子汉,现在肩膀上扛起的是槽钢,以后会扛起更多。”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我才明白妈妈当时说的话。就这样干了一个星期,肩膀上皮都破了,又红又肿,黄师傅问我:“怎么样,还习惯吗?我们这边就是这样,缺乏机械设备,很多时候都要靠人工搬运。”我好奇地问黄师傅:“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废钢、废铁搬来搬去,而且还要进行切割?”“是这样的,宝钢并不像你在书本上看到的那样,光有炼钢、炼铁,那么大一个厂有着许多不同的分工,就拿我们来说,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通俗的叫法就是废钢、废铁,这些产生的废弃物我们难道就丢弃吗?当然不是,我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能重新回炉的进行切割。对不能回炉的我们进行加工,实在不能利用的我们才会去卖。别看我们干的活很简单、很粗糙,但是很重要。” |
 |
在宝钢15年的工作生涯中,我前前后后跟过许多师傅,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大部分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许多朴实无华的话语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伴随着我不断成长。今年是宝钢投产30周年,同时也是宝钢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我不禁想起老师傅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不奋斗不算年轻过。”我们青年员工更应立足岗位,握紧接力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宝钢二次创业作出贡献!(作者单位:宝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