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8|回复: 1

“掏粪男孩”社会分工需要打破“傲慢与偏见”

发表于 2017-1-21 18:37: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央视新春走基层栏目,近日报道了郑州动车段郑州东动车所一群负责维修高铁卫生间故障的90后小伙子,他们也被同事称为“掏粪男孩”。在动车众多故障中,检修人员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卫生间堵塞,打开中转箱后那令人作呕的味道,着实让人“销魂”。(1月19日《郑州晚报》)[align=justify]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当下,动车组机械师成为一个新兴职业。听上去很光鲜、体面的职业,一旦和处理卫生间堵塞障碍挂钩,不可避免会损伤价值认同。尽管承受了形形色色的傲慢、偏见、歧视乃至社会排斥,“掏粪男孩”却用自己出色的角色扮演,让旅客的出行之旅更加顺畅、更有品质。[align=justify]  “吃东西尽量不用右手碰”也好,“女朋友说你别碰我”也罢,由于职业属性的因素,“掏粪男孩”会面临着尴尬的现实、遭遇纠结的处境。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里,“掏粪男孩”看上去有些卑微的工作,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反而会遭遇五花八门的标签化、污名化。[align=justify]  长期以来,清理卫生间被视为一个“低人一等”的工作;愿意从事这个工作的,大都是年龄偏大、缺乏一技之长的中老年劳动者;他们既缺乏知识、教育、创新能力等文化资本,也缺乏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本——准入门槛低、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不仅收入低、待遇差,还会遭遇他人居高临下的精神伤害,成为他人眼中的无能者、失败者,承受着失落感和挫败感。[align=justify]  动车组机械师尽管也干着“掏粪”的活计,却是一个有“含金量”的工作,需要知识型劳动与技能型劳动的有机结合。这些大学毕业又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学习的“掏粪男孩”,既有学历又有技能,尽管没有“小白领”那样舒适的工作环境,却具备着“大蓝领”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尽管“掏粪男孩”是不起眼的“螺丝钉”,却为保障动车的安全、有序运行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align=justify]  一个职业分工合理的社会,不仅需要知识型劳动者,也需要技能型劳动者。那种“宁做小白领不做大蓝领”的价值错位,根源于社会评价的走偏。一方面,技能型劳动者需要更多的回报与激励,需要进一步彰显“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尊严”;另一方面,全社会要打破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与时俱进地实现价值排序的重塑与更新,让技能型劳动者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align=justify]  “掏粪男孩”的身上,同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年轻人,不仅承受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也实现了精神成长,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强大。只有打破职业歧视,给予技能型劳动者更多“人生出彩”的渠道,社会流动才会更加频繁,整个社会才会更有活力。(杨朝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3 06:43:52 | 查看全部
年过得好吧!
准备上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