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的画作看似杂乱无章,但有研究发现,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稳定的分形特征,这个指标还可以用来分辨画作是否真的出自波洛克之手。
研究者们分析了画作分形维数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发现,那些自然衰老的画家和患上神经病变的画家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
两位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画家作品的分形维数从40岁起便出现了稳定的下降趋势;两位帕金森病患者画作的分形维数变化则是一个倒U型曲线,在50岁中期到达顶峰,随后下降。而相比之下,没有神经病变的画家作品中的分形特征保持更加稳定:他们的分形维数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体现了细节掌控能力的纯熟,但总体的变化范围并不大。作为“健康对照”的毕加索以风格多变著称,不过分析显示,他作品中的“分形特征”其实也保持稳定。
早期诊断新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都属于典型的“老年病”,发作时期通常在60岁以后,研究涉及的几位画家也都是在晚年才拿到正式的诊断书。而在画作分析中,差异在确诊之前的数十年就已经开始显现。如果这一结果确实可靠的话,它无疑会为学者们提供早期发现神经病变的新线索。
当然,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者暂时无法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而且,他们还指出,他们分析的画作并不能完全代表画家的认知状态。首先,相当一部分画作属私人收藏,不对公众开放,导致研究者无法从中获取数据;其次,画家经常会亲手毁掉不满意的作品,因此有幸存留下来的画作也会有一定偏向性。
不过研究者们还是希望,他们的点子可以打开新的研究方向,并帮助人们更多了解神经病变带来的早期影响。艺术不仅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它也可以成为一扇了解大脑变化的窗口。
一个AI
觉得自己的画也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怪异感”?别想多了,纯粹是画技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