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FT中文网 随着拍卖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不少拍卖行近年都在拓展年轻买家的市场,务求把市场做大,让公司可以更长远而稳定地继续发展。在刚过去的香港秋季拍卖中,蘇富比团队破天荒地宣布与韩国人气偶像T.O.P合作,共同策划了一场总估值数千万港元的当代艺术拍卖会,成功地吸引了一群在过去可能没有特别留意拍卖市场动态的年轻观众。
在这群观众眼中,拍卖作为一个购买艺术或工艺品的平台大概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地方。对于艺术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什么拍品在哪一场拍卖中以破纪录的天价成交之类的新闻,不是表现出“那只不过是有钱人的玩意儿”的漠不关心,就是“这样的作品也可以卖到10亿?!”的不屑。
说来也难怪,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不少游资流入艺术市场,令艺术品的整体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急升;同时,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经常以夸张偏颇的方式报道部分顶级珍罕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对艺术家或艺术品的背景或内涵的介绍却漠不关心,久而久之,艺术就逐渐沦为一个类似股票或房屋的“商品”,(而非传统或理想中可以美化我们的物质生活及提升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人类文明结晶品),而拍卖行本应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吸收和交流艺术知识平台的公众形象也因此受到忽视或误解。
众所周知,拍卖行的主要角色和功能是先从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卖家手中征集物品(或卖方主动委托拍卖),然后在市场中寻找相应范畴的潜在买家。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拍卖行之所以出现和大行其道,正是由于它能够为市场参与者减低交易费用。
对卖家来说,在拍卖行变卖东西的好处,是可以利用拍卖行的丰富人力、物力、资源和买家网络,配合拍卖行的专业的鉴定知识和精准的宣传计划,为自己的藏品争取最高的拍卖价钱。相反,如果只靠卖家自己的个人网络或二手市场经纪的协助,尽管可以省掉一些给拍卖行的服务行政费用,但个人的力量和网络毕竟难与拍卖行比较,卖出好价钱的机会也很可能较低。此外,随着拍卖行在征集珍罕拍品方面的竞争力愈来愈大,不少拍卖行均会为卖家提供各方面的优厚条件(例如担保),务求在拍品争夺战中胜出。在这种情况下,卖家便不用担心卖不出(流拍)的问题。
至于买家,拍卖行相对于其他二手市场交易商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就以珠宝为例,国际拍卖行拍卖的珠宝均有国际认可的证书(例如GIA),买家除了可在拍卖前要求查看拍品状况报告(Condition report),也可在成功竞投后享有五年的购买保证,确保追溯权利(尽管是万中无一的案例)。同时,国际拍卖行的所有拍卖成交纪录均是完全公开的,交易模式相对透明,买家可随时在网上查阅某件物品在何时何地以什么价钱拍出,以及有关物品的出处(Provenance),证明其来源可靠有序。这些都未必是市场上其他商户可以提供的资料。”在国际拍卖行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现为富艺斯拍卖行亚洲区珠宝部主管的朱燕仪女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