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许多画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结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名利本无可厚非,但凡事皆有度,过分追求就像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现在有的画家也重视“画外”的功夫,但不是提高自己的学养,而是频频炒作自己。看画家的艺术简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头衔”特别多,其中不乏一些冠以“国际”“全国”“中国”“中华”字样的职务,并且动辄是担任副主席、副会长之类的职务。但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这些职务多不是什么正规机构聘任的,不是离岸组织就是非法组织,是些“假、大、空”。
更有一些画家画了几年画,就把自己包装成著名画家;画了十几年的,则把自己包装成艺术大师。一些作品集上,往往弄上自己和书画名家的合影,借名家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但这些合影能说明什么呢!只是证明画家见过这些名家而已。更有甚者,利用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作品价格炒得比经过时间检验的古代大师都高,而他们的艺术修为,却与古代的大师相差十万八千里。石涛说:“身不炫而名立,因有蒙养之功。”这种靠炒作堆积起来的名气,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许多画家太浮躁,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国画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需要画家们持之以恒地学习文学、书法等姊妹艺术和哲学、历史等多门学科,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近代著名画家、诗人吴湖帆先生曾建议画家“要把精力花三分之一在书法,三分之一在诗,三分之一在画。如专门一心作画,没有其他的修养,总有缺陷之感”。由此看来,现在一些所谓的 “画家”,只能算是画匠,只能复制别人的作品而自己没有能力创作。他们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艺术,而是为了攫取名与利。
现在绘画由古代的唯士人、文人涉足的领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社会的进步。而且,与古代的大画家如唐寅、徐渭、戴进、郑燮等老来穷困潦倒相比,现在的画家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画家们更应当静下心来,广收博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