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旅游宣传营销要有新突破。
一是全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形象,更新制作贵州旅游宣传系列资料和贵州省在央视投放的综合形象片,全方位贵州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特色风物。总结G20峰会营销经验,强化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营销机制,构建旅游形象营销、服务营销和内容营销统筹推进新格局,以感恩回馈等形式深入开拓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对口帮扶地客源市场。二是建立“互联网+旅游”营销新机制,加强与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凤凰、网易等商业网站,百度等搜索引擎,携程、途牛、去哪儿等行业网站的合作互动,利用“两微一端”、影视植入等新技术、新媒体,策划主题多元的网络营销活动,密集推出形式多样的专栏和专题报道,形成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宣传格局,真正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三是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作用,提升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打造为贵州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提升旅游国际化的宣传平台。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一东盟教育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茶博会、酒博会等重大平台,嵌入旅游板块,策划举办以旅游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让境内外人士、新闻媒体聚焦贵州。
(六)入境市场开括要有新突破。
一是编制实施《入境旅游市场开拓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国家外交政策确定入境旅游市场开发重点,争取把贵州精品旅游线路、产品纳入国家“国际旅游新线路、新产品推广名录”和“一带一路”和“美丽中国”品牌战略体系,联手中青旅、港中旅等重点国际旅行商深挖台港韩市场,以法国为重点突破欧洲、辐射北美,以市场互换的方式开发东盟、印度市场。二是托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贵广、沪昆高铁、渝新欧国际铁路及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等通道,推动增加高速铁路车次运力,加强与主要入境游口岸城市的联动与合作,打造“一程多站式”国际旅游线路。推动省内综合保税区建设国际免税店,力争在旅游购物免税、旅游落地签证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积极培育入境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把入境旅游以市州为单位开展专项考核,采取企业化模式联合促销,对入境旅游企业进行奖励和推出优惠政策。力争在法国设立贵州旅游办事处,在英国、德国、丹麦、美国等设立营销中心。推动成立航旅海外营销联盟,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开通和加密国内及国际和地区航班航线,形成开放型旅游经济新格局。
(七)旅游精准扶贫要有新突破。
一是精准旅游扶贫对象,发挥旅游精准扶贫云作用,把通过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系统审核的2747个村、近36万贫困户、119.5万贫困人口纳入“扶贫云”精准管理,力争把贵州三分之一的贫困村纳入旅游扶贫村。深入实施三年旅游扶贫攻坚计划,结合贫困户参与旅游发展的资源、市场、交通和技术状况,分期分批确定旅游扶贫脱贫对象,力争2017年带动贵州25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业收益增收。二是精准旅游扶贫政策,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村旅游规划、培训和营销线路组织全覆盖,制定实施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奖励办法和服务标准,探索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新模式,未参与旅游产业的贫困户提供财政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小额特惠贷款。不断完善提升大数据旅游扶贫云功能设计,开展旅游扶贫统计监测,为提高旅游扶贫成效提供科学依据。三是精准旅游扶贫项目,优先支持完善旅游扶贫村寨水、电、路、厕等基础设施,促进特色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支持开发升级一批休闲农庄、特色民宿、乡旅创客园、农耕文化园和养老养生等项目。大力提升乡村网络通信水平,加快乡村智慧旅游建设,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网上预订和支付服务。
(八)旅游监管服务要有新突破。
一是全力打造“满意旅游”品牌,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和旅游行业“大排查、大培训、大竞赛”,加强对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机场车站等场所的动态督查和常态管理,建立旅游行业失信惩戒制度和信用信息“曝光”制度,力争贵州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进入全国前列。二是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构建现代全域旅游监管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旅游咨询一览无余,旅游交易一键敲定,旅游管理一屏监控的智慧旅游云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力争2017年实现重点涉旅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支持景区、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全程、全域、全覆盖。三是强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和质量品牌建设,组建贵州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健全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推进4A、5A级景区旅游标准应用示范建设,加快旅游业质量诚信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四是推动打造一批贵州特色旅游公路建设示范工程,改造提升步道、索道、停车场、观光电梯等景区内部交通体系,支持开通中心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直通车和观光巴士。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力争建设旅游厕所1000座。围绕智慧旅游平台、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加快提升“快旅慢游”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