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1.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范引领。加快编制完成《河北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河北省游客服务中心、高速公路旅游服务区的设置与规范标准》、《河北省旅游交通标识设计与设置规范》,谋划筛选一批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项目,特别是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PPP、BT等重点招商项目,推进重点旅游公共服务投资建设。
2.加快完善“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协调制定旅游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太行山高速建设,力争4A级以上景区尽快全部联通高速公路,3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联通国家二级及以上公路。推动实施高速路口出入口拓宽工程。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和停车场建设,2017年实现新建改建停车场1000个以上、高标准房车营地100家以上。
3.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建立健全旅游厕所管理工作机制,推动PPP、BT、融资租赁、股权合作等运作模式,引导乡村旅游片区旅游从业者成立“厕所联盟”,把厕所革命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景区扩展到旅游通道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争坝年内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000座。
4.制定实施《全省旅游环境“三项整治”指导意见》,推动在河北开展城镇旅游环境整治行动、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和道路沿线旅游环境整治行动。制定出台《全省旅游产业“四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评定标准,实行奖补政策,在河北开展旅游特色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活动。
5.深入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加快构建覆盖河北、对接国家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河北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建成河北智慧旅游营销、管理、服务三大平台,力争在省、市和重点旅游县建设三级旅游数据中心体系。加强旅游应急平台建设,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实时反馈、及时反应和科学指挥。
(四)在打响旅游整体形象品牌方面实现新突破
1.构建立体营销体系,推动各市县推出旅游公益广告,形成以河北旅游品牌为龙头、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为支撑、企业旅游品牌为基础的旅游品牌体系,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旅游品牌。
2.实施品牌营销,制定品牌推广策划方案和中长期规划,建立河北省旅游品牌推广数据库。打响锦绣长城、壮美太行、历史文化、浪漫海滨、京西百渡、坝上草原、冬奥冰雪、红色经典、美丽乡村、户外运动等10大品牌旅游线路。积极申报将河北省重点品牌线路纳入到“中国十大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实施旅游品牌推广工程,征集河北旅游主题曲歌、拍摄《河北旅游人的一天》纪录片、运营河北旅游APP、推出福地卡通形象。
3.实施联合营销,整合京津冀三地旅游资源,联合打造一批跨省旅游线路,开展区域旅游营销活动,实现“一张网全覆盖、一张图全明了、一张卡全畅通”。
4.实施联盟营销,以“京港澳高铁旅游联盟”、“中国长城旅游联盟”等合作组织为纽带,以省际间旅游合作为重点,深化环渤海、大太行山、京杭大运河等地区的旅游合作,加强冀黔旅游推广合作,支持各级旅游部分和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对接,促进省际间旅游市场快速增长。
5.实施精准营销,引导省内旅游企业结成联盟,主动与港澳台、韩日俄等主要客源地大旅行商合作对接,进行捆绑营销,形成引进客源的长效机制。继续依托海内外推广中心做好河北旅游的宣传推广,在巩固原有的北京、广州、台湾、日本、俄罗斯、韩国、捷克推广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在上海、厦门、杭州、贵阳、成都、新加坡、法国、捷克、墨西哥等重点客源地设立“河北旅游推广中心”。
6.实施智慧营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APP、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新媒体、新技术,发挥其“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和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优点,形成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宣传推介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