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谋划实施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协调交通部门,推进旅游+交通,继续推进旅游交通道路网建设,提升游客快行慢游的便捷性。加快改建宁夏21个市县旅游车站,健全游客集散中心网络,在公交车植入旅游广告,使旅游宣传更加贴近游客、贴近群众。推进旅游+农业,协调农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乡村旅游扶持管理办法》、《农业休闲区设置管理办法》,适应广大游客回归乡村、感受乡情的消费需求,大力推动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理念,把文化融入经营活动中,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按照国家旅游局、农业部标准,选择自然特色、人文资源优越的国有农场开展现代农业庄园创建活动,使之成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载体。推进旅游+工业。葡萄酒是“国际语言”,葡萄酒旅游是宁夏最具吸引力的工业旅游产品,是宁夏工业旅游发展的亮点,协调葡萄酒局大力开发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酒庄旅游项目,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酒庄设立品鉴销售区,支持酒庄开展游、品、购旅游产品,发展葡萄酒旅游,将工业旅游做大、做强、做精彩。推进旅游+体育。与体育部门共同制足《宁夏自治区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合力打造一批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开展申报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搜集引入回族群众喜爱的木球、踏脚、掼牛、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强旅游特色,丰富旅游产品。支持办好端午龙舟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汽车摩托车自驾旅游节等体育赛事,促进体育旅游发展。推进旅游+林业。依托森林、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创建森林资源生态化保护开发的富民新模式,开发原始森林探险游、避暑森林生态游、森林体育游、森林养生游、“森林人家”体验游等产品,打造宁夏旅游新亮点。
(二)大力推进发展创新,突出抓关键多维度提升。顺应群众期盼和旅游消费需求,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2017年将全力推进“六大发展创新”。
一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促成“大旅游"工作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市级旅游局改委,赋予市级旅游部门履行综合协调、产业促进、资源统筹、服务监管的职能。鼓励各市构建“综合执法+旅游警察+市场监管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1+3”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依托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和完善游客对景区、旅行社、导游绩效评价机制,让游客评价成为激励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源动力。
二是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工业旅游是适应大众旅游时代,推进“旅游+”和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宁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这些农产品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绿色、健康的消费价值,是游客喜爱的购物选择,同时,一些特色产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展销、文化创意、休闲游憩等功能有机融合,为发展工业旅游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宁夏将广泛动员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工业旅游产品和业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培育工业旅游新兴消费市场。
三是推进“会师之旅”创新。宁夏将发掘好、展示好、宣传好、传承好宁夏精神。突出“长征品牌”,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项目,主动融入国家“重走长征路"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倾力打造“会师之旅(陕西吴起——甘肃会宁、宁夏西吉)”。升级开发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增加宁夏红色旅游整体影响力,将长征资源与境内其他红色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民族历史文化等资源衔接起来,着力打造一批主题式、综合型、复合型的红色旅游线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
四是推进市场营销创新。持续加大在央视推广“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总体形象。构建多层次营销体系,加大多媒体营销投入,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利用国内外主流网站、微信、微博、微电影、网络搜索植入等新媒体和新技术开展宣传推介。积极争取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议和展会,以外促内扩大影响,提升美誉度和关注度。加强与携程、同程、途牛等在线旅游企业的合作,通过专题活动策划、专题宣传等强化营销,实现客源输送。
五是推进旅游培训创新。积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培训新模式和“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新机制,把人才培训植根在旅游企业需求上,让旅游企业成为人才培训的主体。大力支持开展以“双学双比双争双创"为主题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以赛代训。加强人才基地建设,加快宁夏旅游学校建院进程,紧紧抓住扩大投资消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职业教育等有利时机,按照“5A景区+旅游学院”的模式,推进景校一体化建设。
六是推进旅游厕所创新。继续开展“旅游厕所”革命,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方式,重点推动“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模式创新,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建设“第三卫生间”。全面推开旅游厕所星级评定工作,建立统一挂牌与退出机制、监督通报机制、公示机制,引导广大游客参与监督,对不能达标和服务管理跟不上的要及时公开曝光并摘牌。2017年,全域旅游示范市县要率先安排资金,开展“旅游厕所革命"。争取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厕所建设,积极推进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建设、改造任务并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