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盘点2016年的十大关键词,记录了全国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改革创新年里的付出与收获。一路歌声一路阳光,带着心中梦想,朝向新的希望,继续整装出发,带领广大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年来,工会改革的触角已经全面深入到工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继承发扬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为工会工作注入了创新的动力源泉,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全总和各级工会的努力,赢得了职工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把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关键词 5
精准帮扶
【事件回放】2016年4月12日,工会系统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和农民工入会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要求把“精准”贯穿全过程。
在2016年1月召开的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议上,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为工会重要工作,并纳入全总改革试点工作重要内容。改革一年来,全国工会在各项帮扶工作中,注重凸显“制度保障”,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制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做到底数精准、原因精准、措施精准、解困脱困精准,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开展分类帮扶,同时提出工会要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创业援助”“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金秋助学”“一帮一”“为困难职工送温暖”等七个行动计划开展精准帮扶。
——做好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工作,修订《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升级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监测、分析困难职工家庭的状况和帮扶情况,督促各地工会对困难职工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实地调研并提出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工矿区困难职工专项帮扶形式的意见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快推进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工会拓展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和站点功能,面向广大普通职工开展普惠性服务。
通过实施精准帮扶,工会组织把温暖送到了广大职工的心坎上。2016年各级工会通过精准识别和“四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帮助已建档立卡的200余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实现解困脱困。在2016年全国工会金秋助学、就业援助月等各项帮扶活动中,各级工会也着力把活动与精准帮扶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了困难家庭助学帮扶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各级工会还着力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和鼓励职工互助互济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关键词 6
服务农民工
【事件回放】2016年12月1日,全国工会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暨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立,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了“歇脚”的地方。
累计慰问困难农民工家庭71万户,帮助476万名农民工平安返乡,为225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近230亿元;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为65万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206万人成功介绍就业……2016年,各级工会把农民工入会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了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双提升”,各项工作创新亮点纷呈:
——工会系统改革试点以来,一些农民工开始进入工会领导机构。在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上,农民工巨晓林当选全总兼职副主席,4名农民工被增补为全总执委;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也在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时增加了农民工委员。全总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中向一线农民工倾斜,2016年有97名农民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占到10.79%。
——为推动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全总加大了对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仅2016年上半年就办结农民工维权案件1310件,为农民工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443万余元。中国工会普法网、微信公众号,为农民工提供在线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全年接待咨询3000余件。
——为提升农民工素质,全总与教育部联合开展 “求学圆梦行动”,资助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在全国已建10万家职工书屋中,农民工聚集的单位约3万家。全总文工团2016年在生产一线开展“文化送温暖”活动17场, 惠及农民工上万人次。
“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55%以上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每年为300万名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培训。到2020年底,实现建档困难农民工全部解困脱困。”全总印发的《农民工工作规划(2016~2020年)》绘就了未来五年农民工工作的宏伟蓝图。(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