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鲜花、年桔买好了,除夕食谱定好了,花城人家布置好了,羊城美景也准备好了!明天,来自全球的20组花城友好人家将莅临羊城,与结对的20组花城人家共度愉快的鸡年新年。20组花城人家有怎样的故事?他们又将给友好人家带来怎样的惊喜呢?今天,广州日报记者为你提前揭秘!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秦松
新老广州人
齐夸广州好
今年友好人家报名达5001组,花城人家近500组,报名总人数较去年翻倍。能从500组花城人家中脱颖而出,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想不到。
“外地人也撑起了广州的半边天,我们在这里收获了事业和另一半,我们也想以主人翁的姿态来推介广州。”郑广甫是东北人,已在广州生活12年之久,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创业者成长为一家成功企业的老总,他深深热爱着广州并且熟谙广州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广州机会非常多,只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你就能成功。”他说,正是在广州这片土地上,他才取得今日的成绩;也正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妻子和事业上的贵人。本次活动中,他的家庭也成功入选。
事实上,入选的花城人家中,除了老广之外还有约一半的新广州人,他们均在广州工作多年并成家立业,有些人更是大学期间就来到广州。广州这个第二故乡给了他们太多恩赐,他们也想把这份恩赐分享给更多的人。
志愿者梁晓欣:
过一次特殊的新年
除了花城人家,服务于整个活动的20名志愿者也准备好了!正在广州念大三的梁晓欣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我的同学就曾参加过这个志愿活动,她觉得很好,而且今年也报了名,所以我也跟着报了名。”梁晓欣家在佛山,对广府文化非常熟悉,对于这份志愿者工作,她也表示已准备好。“我个性随和,非常容易相处,我也愿意向友好人家推介好广州。”
据悉,在1月20日,主办方还特意请专业人士,对志愿者们进行了集体培训,并对活动流程指引方面做了详细说明。当晚,志愿者已与对应服务的花城人家互换了联系方式。
“一直以来都是回去过年,年年都相差不多,今年我想过一次特殊的新年。”梁晓欣说。
花城人家的广州故事
黄梓萱家庭&加拿大家庭:
除夕逛特色广州街市
“我曾经去过很多国家,在很多国外的小朋友家里住过,也欢迎有国外的小朋友来我家过年,那样我就可以带他们去广州好多好美的地方玩。”在报名自荐表中,黄梓萱的家长以她的口吻写道。她今年6岁,正在读幼儿园大班;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广。他们在外企工作,也曾在外国留学生活过。
“去年我们一家曾去加拿大旅游过20天,还在温哥华待过,没想到这次刚好对接温哥华的加拿大友人,我们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41岁的黄先生开心地说,“之前到各地旅游时都被别人接待,现在也能反过来接待外地友人了!”趁着国际友人到来,黄先生一家将隆重推介广府文化。“除夕下午,我们想带他们去逛逛广州的街市,这里最具广府特色,也可以买到诸如生肖吉祥物、中国结之类的特色礼物,作为他们的手信。”黄先生介绍,当晚他们还将与外国友人一起贴春联,过一个地地道道的广州新年。
高媛家庭&山东家庭:
体验别样的沙面风情
相比土生土长的黄先生一家,高媛一家则是“地地道道”的新广州人。她来自东北,大学时就在广州念书。在这里,她结识了丈夫,并结婚生子,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
“我十多岁时就来到广州了,现在在广州待的时间比老家待的还长,早就习惯了广州的生活,对老家反而有些不习惯了。”高媛笑着说,为了证明自己熟悉广州,她还特意说了几句粤语,“现在我们也会说粤语呀,应该不算外地人了吧!”去年高媛就有意报名花城人家,但因为要回老家过年,遗憾错过。今年,她又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相比东北老家,高媛印象最深刻的是广州的鲜花与花灯。“在东北只能看冰灯,而且一到晚上档口都关门很早,不像广州这么方便。”除夕当天,她们一家将带着来自北方的山东家庭体验一把别样的“沙面风情”,年夜饭也在沙面一起吃。
来源:大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