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广大低收入群体徘徊在贫困线边缘,而中等收入群体光鲜的背后也存在着因房致贫、因病致贫等巨大风险。因此,财政倾斜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完善住房、生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民生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要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社会要多措并举努力化解高房价对广大农村毕业生与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巨大压力与阻滞力。
弘扬勤劳致富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幸福生活有赖于每一个人的不懈奋斗。要在社会保障兜底的基础上突出能力本位,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精神以激励广大低收入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企业家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做大做强企业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的同时适当让利以改善职工待遇与福利,帮助更多人创业增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加强产权保护,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中等收入群体安全感与获得感。财产是人格、自由与体面生活的前提。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实际上就是在维护国民的人格、自由与尊严。全社会都要树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底线意识,政府要做好产权确权与登记,在征地、拆迁、租赁等活动中带头遵守、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要求,增强全民财产安全感。通过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