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将煤的开发利用历史上推近千年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地处喀什河北岸吉仁台峡谷谷口三级台地上,东西长400、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该遗址是目前伊犁地区发现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演变等提供重要资料。
遗址内发现的目前新疆乃至中国较早的铸铜陶范、风管、炼渣、炉灰等可以明确遗址存在铸铜活动,对中国冶金考古研究意义重大;遗址内发现的3件铁块年代较早,对研究冶铁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遗址内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遗迹,将煤的开发利用的历史上推近千年。
河南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墓
为研究曹魏时期陵区问题提供重要资料
墓葬虽被严重盗掘,但仍出土了一批重要遗物,主要有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玉石器等共约500余件。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与洛阳正始八年墓、曹休墓出土部分器物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呈现出从东汉到西晋的过渡特征。墓葬出土的石圭、璧等礼器,非普通之物。尤其是刻铭石牌,此前仅见于曹操高陵,石牌的尺寸及书写内容、格式与曹操高陵所出土的刻铭石牌相似,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和等级指向。
此次发现为曹魏时期陵区的选址和建制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遗址
中乌联手“重写”中亚传奇古城历史
2012—2015年,按照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专门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联合对明铁佩遗址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在前4年考古工作基础上,2016年秋季的第五次发掘,首次发现了明铁佩遗址外郭城城墙,获得了对该城址空间范围的全新认识;同时在对内城南部手工业作坊区的发掘中,首次廓清了作坊建筑特点、文化内涵。
2016年度秋季的重要考古发现表明,明铁佩古城作为公元前后费尔干纳盆地内的面积最大的城址,在乌兹别克斯坦古代城址中也属于最大级别的古代城址。这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使得国际考古学界重新认识中亚地区的明铁佩遗址,对于重新定位明铁佩古城在费尔干纳盆地和古代中亚历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