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7|回复: 0

由董卿认错说起

发表于 2010-3-8 20:53: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向对主持人念错字深恶痛绝的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魏明伦,发现在元宵节晚会上董卿念错了一个字,就立即通过媒体为董卿纠错。为此,董卿给他发去一条短信,写道:“我的确是把‘花市灯如昼’说成了‘花市灯如书’,非常遗憾,也万分抱歉。您的指正,不仅及时纠正了我的错误,也对我今后的工作敲响警钟!作为一名主持人,我应该以更严谨、更务实、更细致、更刻苦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3月9日《洛阳晚报》)

  魏明伦向媒体揭出董卿念错字时,态度是强硬的,措辞是严厉的。他说,作为全国有影响的主持人,在公共场合念错字是不应该的。这对观众,特别是孩子有误导作用。“这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他借此向全国电台、电视台主持人呼吁提高文化修养。

  对此,董卿却能冷静对待。从她发出的短信中可以看出,她的认错态度是诚恳的,积极向上的。

  客观地讲,董卿念错字被播出,导演、编审、领导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央视元宵晚会是事先录制好的。也正如魏明伦所说:“文本不妥,撰稿之错。照念不疑,主持之惰。把关不严,导演之过。”而董卿却主动一人承担了责任,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可以说,魏明伦的认真纠错精神,以及董卿认错的诚恳态度都值得人们为之赞叹。他们构成了一个批评和接受批评的统一体,他们都以真诚而实现了一种完美的默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学习。如果人人都能够这样,我们社会不就更和谐,更进步了吗!

  然而,当今一些大腕明星对待批评的态度实在令人遗憾和担忧。他们不仅不能虚心接受来之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甚至以敌对的态度审视那些善意的提醒。这样的“护短”,只能使自己失去人心民意,最终毁了自己。前一时期,媒体上对某著名老牌主持人不伦不类表现的评论,就曾引起他本人的强烈反感,而最后,被唾弃的还是他自己。任何一个人如果一意孤行,坚持错误,不管他原来有多么成功,不论他原来有多少“粉丝”,都会适得其反,走向反面。

  记得罗京逝世后不久,主持人张泉灵曾拿出一本被翻烂了的词典,说:“罗京的业务能力在中央台是有口皆碑的,对他来说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他的座位底下,永远会摆着一本汉语词典,这是第5版,就是这一本,都被翻烂了。”这就是说,罗京很懂得什么是“学海无涯”。正是孜孜不倦的勤学精神,才造就了他那幅标准化的“国脸”,才造就了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才以他那25年如一日的经历赢得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的赞誉……

  百姓的宽容和谅解,希望和寄托只能给予那些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人们。故而,董卿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