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回复: 0

一位理工科教授的舞蹈事业

发表于 2017-1-27 07:22: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莎


  老友卞葆芝,七十开外,体态轻盈,不见老态,一看就是位知识女性。她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因事业有成,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熟悉她的人尊称她为卞老师。

  初识她的人大约不会相信,这位卞老师不仅是位优秀的高级工程师,还是一位业余舞蹈爱好者。她从小喜欢舞蹈,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文艺骨干,学校舞台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退休后,她不仅用自己的专长,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继续为建材化工事业作贡献,还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爱好——舞蹈。从2002年开始,她组建了一支中老年舞蹈队伍,起名为“苏州市东方艺术团”。

  十多年来,“苏州市东方艺术团”由葆芝亲自编排、指导并演出的舞蹈不下几十个。其中《美丽大脚》《姑苏荷塘月色》《袖舞国粹韵更浓》登上央视“舞蹈世界”及“盛世夕阳”栏目屏幕,并多次获得国内外金奖。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均有采访他们团队的报道。他们团最大的团员七十多岁,最小的也年近六旬,在葆芝亲自组织、指导下团员们勤学苦练,不仅练出了相当水平的舞蹈节目,也锻炼了身体,健康了心智。他们每年会走出苏州到全国各地交流演出,2009年他们应俄罗斯政府邀请,前往俄罗斯参加“俄中文化年——友谊与和平、往事如歌”演出,获得好评。

  这些年来,葆芝对舞蹈艺术如同对科学事业一样,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在苏州市第十届老年文化周”开幕、闭幕式上,一曲《太湖儿女》和《水墨书韵》舞蹈,都是她自编自导与姐妹们同演。《太湖儿女》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太湖渔民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舞台上或平静美丽,或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表达了太湖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闭幕式上,一幕浓郁的水墨书韵在空气中弥漫,迷醉了无数人的心怀。书法是苏州文化的一大特色,用舞蹈表现书法是葆芝的一大创意。当一曲《高山流水》音乐响起,一群舞者在深邃绵长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她们在葆芝的领舞下以扇为笔、以体为迹,衣袂飘飘、轻盈多姿,举手投足之间表现着水墨书法的一点一横、一竖一捺,或龙飞凤舞、力透纸背;或铁画银钩、行云流水,时而楷书,时而狂草,充分表现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立体美,也体现了两千五百年吴文化的深厚底蕴。

  更可贵的是,多年来葆芝以古稀之年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她积极参加“姑苏夕阳红俱乐部”活动,从第四届老年艺术节至今,七次参加艺术节开幕、闭幕式演出。她还不辞劳苦,数十次对社区团队进行赛前培训,将舞蹈、形体知识传授给大家,并且在数十次文艺表演海选、预赛、比赛中当舞蹈评委。

  为当好志愿者,葆芝在每次培训前认真备课,给同伴们讲解怎样选择舞蹈主题,怎样选用道具,怎样选择主题动作。在认真讲解的同时,还时常身体力行,作各种舞蹈动作示范,教大家怎样创作好舞蹈。每次当评委时,她先自己学好各种舞蹈知识、动作,为自己充电,尽力做到点评到位,准确指出作品的亮点和改进意见。她不仅用舞蹈专业词汇点评到位,还亲自站到台前作示范。由于平时的锻炼、积累,她形体优美柔软,肩、头、手、腿协调统一,恰到好处地用舞蹈独特的语汇,给人以真切的表演和美的享受。

  葆芝是一个称职的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领域里作出了不凡贡献;她又是一个在舞蹈艺术上拥有很高造诣的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她把整个身心融入到舞曲之中,仿佛一个精灵在舞蹈的世界里翱翔、旋转。更可贵的是,她是一名志愿者,她乐意奉献自己: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社会、为大众提供健康快乐、提供无偿服务,贡献自己的时间及精力。

  葆芝曾对我说:“舞蹈是我的业余爱好,因为舞蹈不仅可以快乐自己和大家,还能陶冶情操,对科学发明也很有启迪呢。我从初中起就喜欢,一直跳到清华大学舞蹈队。现在老了,更丢舍不下,只要跳得动,我会一直跳下去,并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跳起来,用我们的舞姿为今天的美好生活添光加彩!”

  葆芝就这样实践着自己的心之愿、舞之韵!

来源:苏州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