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通讯员 厉华媛 记者 陈高飞
    近来,邗上街道积极探索冬训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以“小微”模式为抓手,从细从实把脉冬训脉搏,精准聚焦党员干部实际需求,变党员干部过去的“被动参与”到如今的“主动体验”,使“冬训”增添了新活力、焕发了新生机。
    ■微课题——
    调配冬训宣讲“营养餐”
    在冬训内容的选配上,邗上街道紧贴基层党员群众实际需求,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能入手,找准切口,把关选题,统筹制订 “菜单式”内容,把政治理论、党章党规等大理论具化为角度新颖的“微课题”,让宣讲学习可亲可感可行可信。如在开展“冬训一讲——全员讲学”时,四位街道中层干部从物权法、政务微信、社工组织和新闻摄影等角度,讲解了业务知识、分享了兴趣特长;在开展青年干部成长论坛时,街道六位青年党员以“践行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为主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畅谈了对青春与梦想、岗位与责任的理解和思考。在开展“党纪党规”教育时,通过举办廉政专题文艺演出,用三句半、小品、说唱等形式宣传党章、党纪、党规,为基层党员送上丰富的“理论快餐”。
    ■微讲堂——
    升级轻松学习“吸氧舱”
    将街道有邗上特色的宣讲平台进一步整合,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性活动进行升级打造。在“邗上夕阳红大讲堂”,原扬州市委农工部部长、翠岗花园夕阳红党支部书记沈广国,为离退休党员分享了自己学习六中全会的认识和体会;在“邻里故事会”中,七旬老党员孔凡裕展示了数十年收藏的30盒家庭档案,生动讲述了自己的家风家训家事,真实记录自己普通市民奔向小康的幸福进程;在“道德讲堂”, 邗江籍作家钱艺兵以微电影《春风翠岗》创作过程为题,讲述了众多邗上好人的感人故事;在“网格”中,我们开展了“我的社区我的家”网格巡演,由社团骨干把邗上的好人好事编排成文艺节目,潜移默化弘扬真善美,使核心价值观宣传更加“接地气”。同时,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以“邗上学堂”手机App为线上课堂,为党员干部及时推送学习热点“套餐”,实现了包括流动党员、夕阳红老党员等各类党员学习的全覆盖。
    ■微教员——
    打造多元宣讲“新团队”
    夕阳红大讲堂聘请了沈广国、孔凡裕、毛国庆、燕邦富、秦承信、郭世跃、屠复同、朱正山等八名讲师,为他们颁发了聘书,组建了“夕阳红讲师团”,他们中有工作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老干部,也有身怀技能、热衷公益的文艺骨干,还有医术见长、精于养生的退休医生,真正让有能力有特长有阅历的离退休党员走上讲堂;在“邗上好人”、“社团骨干”、“星级党员”、“网格长”等群体中遴选宣讲人,充实壮大了“草根宣讲团”,成为街道在各个角落灵活宣讲的“蚂蚁雄兵”;街道还在大学生村官、年轻干部成长联谊会中选聘骨干,建立了“青年宣讲团”,着力在35周岁以下党员干部中进行学习宣讲,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微宣讲”队伍,为冬训注入汨汨清泉、澎湃活力。
    ■微行动——
    争做示范宣讲“助推器”
    为彰显冬训实效,街道开展了“服务三走近、结对4+1”帮扶行动,街居152名党员干部与38名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进行面对面交流慰问,把脉困难群众诉求,帮助他们纾解一批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深入开展了“进百企、走千家”活动,班子成员分片区走访58家重点企业以及部分小微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帮助协调生产要素,着力解决常态服务企业问题。同时,利用群众“小微问题”绿色通道,广泛征集当前群众迫切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梳理出小区管网疏通、化粪池清理、路灯托管、健身器材更换等一系列民意诉求,街道在此基础了制定了2017年民生实事工作“路线图”,逐步把冬训学习宣讲实效转化为民生发展动力,做实做细一批民生工程,使党员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来源:扬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