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视窗编者按:1月19日,河北省领导付志方孙瑞彬到衡水市看望91岁老党员耿纪敏。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耿纪敏今年91岁,曾多年任小庄里居委会主任。付志方和老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他说,老同志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要落实好老干部政策,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
耿纪敏, 1949年入党,她是一个干部家属,没有参加过正式工作,然而,可以说她的一生却都是在为党默默地工作着,现在她老人家仍然健康、快乐着,并不断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党员、老革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现在了解他们的过去,也是对他们的感恩和敬意。 |
下面是耿纪敏口述文章。 |
一、抗日战争时期 |
抗日时期,我们深县(现河北衡水深州市)是革命老区,我们那里的老区人民的觉悟都很高,那里的日本鬼子受到了当地军民的不懈打击,我当时只有十三、四岁,也积极投入到了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我当时担任村妇救会副主任,为八路军送情报、挖地道,查路条,破铁路,当堡垒户,帮助群众转移等等。 |
我们北午村属深县三区,从1941年往后由于我表现积极,就开始有职务了,先是妇救会会员,以后是小组长、大组长、武委会小队长、副主任。 |
那时我们在村里开会,组织大伙挖地道。用柳条编的筐,下面四个轮子的小车,短把小铁锨挖土,所挖的土装满筐后,再用绳子吊到地面上。从村北口挖到了村南,村东到村西,整个村子都连了起来,俺家的地道通到村南的井里,出口用木板挡住,敌人来了就组织大伙下地道。 |
当时村到村之间都有通行证,每个村子都有岗哨。我当时年龄小,是积极分子是小组长,负责查岗。两个人一个小组,防止坏人进村。 |
那时我们站岗还有站岗歌,我们唱:“同志我问你,你上哪里去,大概着通行证你许带着哩,快着我看看快着我看看,你才能过去。”对方唱:“同志你听我说,我忘了没带着,快着我过去,快着我过去,不要耽误我。”我们又唱:“同志你听我说,这事别怨我,上级的命令,下级的指示,我得照着做。” |
日本鬼子为了往他们国家运输从山西抢来的煤炭,就强迫周围村民修建沧石铁路,鬼子白天修,晚上我们就跟着武工队队长,拿着铁锨和扳镐去破坏,鬼子白天再修,晚上我们再破坏,所以这条沧石铁路最终没有修成,只好线路南移修成了现在的石德铁路。 |
那时有妇救会,武委会,我们都是在晚上开会,教给人们怎样对付敌人。 |
有一次我到小区(辛村)送情报,赶上敌人出来追我,向我打枪,光听见耳边嗖儿、嗖儿地响,那是子弹从身边飞过去的声音,幸好我没被打到。 |
我们村有几个积极分子家是堡垒户,我们家也是堡垒户,每当县、区的工作同志,遇到敌人搜查,就赶紧让同志们藏到家里,我们家就藏过好几次工作同志哩。 |
那时候,经常几个鬼子带着一大帮伪军到我们村里烧杀掠夺,为了不让群众遭殃,一听到信,就赶紧着告诉村民们往村外转移或者钻地道。 |
二、解放战争时期 |
我老伴是1944年1月参加的深县县大队,那年我们结的婚。他在县大队跟着队伍打游击,我还在老家坚持参加抗日。打跑鬼子后,妇救会就改成妇联会了,负责群众宣传动员工作,送子参军、做红花、带红花,为解放军做军鞋,送军粮,由于我工作表现突出,于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我们妇联会组织全村的妇女给解放军做军鞋,常常晚上开会,白天给年轻些能做鞋的人发麻绳子和布,人们自己家准备袼白,做好后收回来,再组织统一送到部队。 |
以后解放军扩兵,我们各家去宣传动员参军,家里有弟兄两个的就要去一个参军。然后我们组织妇女们做大红花,演出节目,欢送新兵。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 |
我老伴抗美援朝回来后,我就作为军属随军了。然而这些年来一直为党做工作的习惯,使得我的脚步仍然停不下来。 |
为了支持军官干部能够在部队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就把家属们组织起来,成立了部队家属委员会,给她们讲道理、学识字,并与她们谈心,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受到了部队首长的积极肯定和表扬。 |
当时我是家属委员会委员,我们就带着家属们上地里干活,种菜,弄苗,打扫卫生等。 |
四、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1964年,由于丈夫多年行军打仗,积劳成疾,转业来到衡水,那时衡水刚刚建专区。 |
随丈夫转业到地方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党的组织关系转移证明交到原衡水镇街道办事处的党组织,当时接待耿奶奶的是办事处党委书记王正本和主任□振栾,说自己是一名党员,组织上有什么工作保证完成。此后,经常半夜起床配合派出所查户口、查外来人员,宣传动员打扫卫生、除四害,栽种树木。以后又把一些家属组织起来,成立看车子小组,自己动手用竹片做存车牌,有的上面是烙的大小多少不同的圆圈,有的是用毛笔写的大字,空车2分,有东西的5分,有的人很晚才来取车,我们就得等得很晚,遇有当天没有来取的,就得把车子放到附近的单位,真是起早贪黑啊。那时人们虽然挣得不多,但人们都毫无怨言,生活的都很快乐、充实。以后没有工作的家属越来越多,我就又在办事处领导的带领下,开始了下一个组织生产活动。 |
1970年,我和办事处的领导们通过参观学习,最后确定成立一个加工中药丸纸盒的厂子,自此“衡水镇街道五七纸盒厂”作为衡水第一家街道集体企业正式成立,我是书记,高淑玲是厂长。 |
(这种中药丸纸盒现在人们还一直在用。用纸在一根擀面棍粗细的木棍上卷成纸筒,晾干后,将纸筒套在一根有几条细槽的木棍上,往有几个刀刃的木板上一推,几个小纸筒就出来了,然后把小纸筒套在一个砸蒜锤样子工具上,再往一个电加热的砸蒜臼样子的模具里,用力往里那么一压,小纸筒一头就收紧口了,小纸筒里面垫上一个硬纸板,外面糊上一个圆纸片,半个药盒就成了,再用一个小圆筒把两个药盒一对,一个完整的药盒就成了,里外刷上腊,就可出厂了。) |
“衡水镇街道五七纸盒厂”逐渐发展壮大,由原来的十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上百人,后来更名为“衡水市纸制品厂”。正当厂子红红火火时,我老伴病重,常年需要照料、陪护,我只好辞职,离开这个自己辛辛苦苦操办起来的厂子,离开那些熟悉兄弟姐妹。 |
五、新时期发挥余热,继续为党工作 |
1978年丈夫去世后的1979年,我家从河东搬到河西,住在北盐道胡同建设银行家属院,1980年小儿子当兵复原回来,直到以后结婚生孩,我们都一直在一起共同生活了。 |
八十年代初,衡水市(县级)设立了河西、河东和路北三个办事处,下设若干个小街道委员会,那时候虽然我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很健康,又由于我曾多年从事街道工作,所以被选定为北盐道街道委员会成员,我们一共三个人,每月15元的补贴,后来涨到20元,干了十几年后,由于我岁数太大了,组织上劝我不要再干了,这样,我才不干了。 |
街道委员会和后来的居民委员会差不多,街道委员会工作人员都是家属们,没有正式人员,管辖的片比居委会大。绿化栽树、打扫卫生、灭蚊蝇鼠、每年都要做上好几回,办理户口转移证明,收取、上交党费,配合集体活动,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抄写材料、填写表格等需要动笔的事还要家里人们帮忙。 |
六、享受幸福生活,把正能量传向周围 |
也许是经常参加劳动,也许是习惯腿脚不闲,也许是乐观向上,也许是喜欢粗茶淡饭,我的身体一直都很健康,2012年还被评为“河北省健康老人”。 |
我是“衡水市夕阳红合唱团”的队员,每天早晨在中华公园唱歌、跳舞,至今我仍然坚持参加,已有十多年的队龄了。最初我们的队长是原桃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振栋,他为了鼓励其他老年人,就总是拿我做榜样,鼓励人们一定要热爱生活,做一个健康、乐观的人。后来的队长是陈凤婷,她是一个退休工人,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合唱团更加发展壮大,人也多了,也有了音响设备了,来到这里的老人们,每一个人都流露出快乐、幸福的眼神,在我生日的时候,组织队员们集体给我过生日,一块唱“祝你生日快乐”,还让我将从抗日到解放,一直到现在的事情,让我介绍长寿的经验,又是跳舞,又是照相,每次这样的生日,我都感觉非常地幸福、温暖,他们都比我小,每当看到我每天都是快乐的时候,他们也都精神抖擞,倍受鼓舞。 |
我想,虽然我老了,不能直接为党工作了,但是,以我对现在幸福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把对党的感恩之心,把受党教育多年孕育成的正能量,默默地融化到每一个言行中,去说给他们听,做给他们看。 |
健康的身体,使得能够更长久、更方便地默默为党继续工作,为此,我倍感欣慰。 |
在此,对以前曾经在一起斗争过、工作过、生活过和经历过的所有人,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缅怀。 |
供稿  李宽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