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郝莹玉
有时父亲会在赵荣写稿遇到瓶颈时走到她书房里:“今天是星期天,对吗?我们来享用奶油点心如何?”说着就把钱塞进她手中,命令她到店里去买最好的奶油点心。87岁的父亲思维敏捷,知道什么时候让赵荣乖乖闭嘴去执行他的命令。
“生存就是为了生活,亲爱的闺女。”老父亲的这句话,彻底让赵荣服了。
活泼的独居生活
5个月前,当赵荣的老父亲搬来与她同住时,大家都还显得有点不大适应。
此前12年,父亲一直独居,理由是“我绝不会离开和你妈妈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地方”。如果这次父亲没有在楼梯上摔伤,也许真的会一个人继续住下去。
赵荣从没见过这么活泼的老头儿。父亲是县里老年门球俱乐部里年龄最大的队员,如果不下雨下雪,每天上午9点必定准时出现在球场上。母亲去世那年父亲报了一个交际舞学习班,在75岁时,还在舞池里翩翩起舞。
他不止一次在电话里向女儿赵荣炫耀:“有不少人排着队等着和我一起跳舞,她们比我年轻至少20岁!我的魅力还在。”
除了不善言语,父亲这个转业老军人几乎没什么社交障碍。
但那天下午,当赵荣去看望病床上的父亲,他紧紧拽住她的手,比哪一次时间都长。直到她准备离开时父亲才松手。然后她才发现父亲脸上的惊恐表情---他一定害怕再次从什么地方摔倒。
她当即决定,接父亲回家。
一起回家之后
这应该算是麻烦的开始。赵荣的儿子开始抱怨屋里轰隆隆的收音机声音---父亲听力不好,又喜欢听收音机,每次都把音量开到最大,无论你在院子里还是卫生间,都逃不出他的声波攻击;在经历了几次大声呼喊父亲都得不到回应的心惊胆战后,赵荣不得不养成了定期检查并更换他助听器电池的习惯;还有每天都洗一大堆他擦拭口水的手帕,或者跑到离家较远的超市买他指定牌子的饼干和牛奶---她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牌子。
但最不能忍受的是父亲总是“好心办坏事”。他比邻居家的小孩更有破坏力。明明不会做饭、不会使用真空吸尘器、不会熨衣服……但他偏要去做。结果,他毁了电饭煲、吸尘器和一大堆衣服,还险些把自己烫伤。
可面对赵荣想大吼大叫却不得不强制压下以至扭曲变形的脸时,父亲,这个87岁的老小孩竟然摆出一副认真严肃的面孔。“闺女,我只是想证明我没有老,我只是想做点什么,或者帮你一把。”
这个理由太充分了,你能和87岁的老头讲道理吗?
“父亲又成了我的监护人”
不过上面所说的一切改变,都不及下面这点:从父亲到赵荣家的第一周,赵荣被迫养成了规规矩矩穿衣服的习惯。
在父亲到她家以前,赵荣一直是个穿着很随意的人。和绝大多数自由撰稿人一样,只要不出门,她在家里会连续几天都穿同一件牛仔裤和圆领长袖运动衫,并为自己至少没有向有些同行穿着浴袍带着浴帽满屋走而沾沾自喜。
她的懒惰很显然给了父亲重拾监护人身份的兴奋感。
“你的穿着怎么能这样随便!”父亲冲她大吼,要求她立刻回屋,换一身“干净清爽的正装”,“不要让人觉得你无精打采,那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要知道你虽然是在家里工作,但也要有工作的面貌。”
她很心虚,因为父亲即便已经87岁,但他绝不降低对穿着的要求。他每晚都要搭配好几套衣服裤子,直到确定好第二天要穿的那一套才睡觉。
赵荣想起刚成年时交男友的情形,父亲总是以貌取人,如果那个男孩穿得不干净得体,他一定会被老头赶出视线。而她的审美观也在那时按父亲的标准确立---如果穿得不够清爽得体,绝对不会出门。
在父亲眼里她永远是个孩子,只要他还在,就永远是女儿的监护人。
最好的生活哲学
父亲还改变了赵荣疲惫的生活态度。有一天,当她第三次抱怨杂志社新编辑枪毙自己稿子时,父亲问她:“干嘛不忘记他?做点让你高兴的事?”
父亲有一个完美的绝技:忘记不愉快、不关心的事。比如,当她和父亲一起回忆自己交的第一个男朋友时,她说:“记得你当时跟我说,如果我敢不经过你的同意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你就要打断他的腿吗?”
父亲听后瞪着眼睛看着她:“闺女,那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我怎么会不记得!”
他还有一个绝技,发现生活里让自己开心的所有细节。这些细节被他视为快乐的源泉,会认真收集起来放大,以便更加快乐。比如,听歌曲《最美不过夕阳红》两遍,他就会很心满意足地笑。又比如,树上的鸟和天空中的彩虹,他把二者联想到一起时,就会非常快乐。
“你看,你连身边最美好的都不在意,总是把注意力都放在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上。”当父亲这么教训她时,她还没有分清是新编辑更重要,还是看门口飞鸟更重要。
赵荣和父亲都明白,在87岁这个年龄,保养身体最为重要,她生怕父亲身体有什么不测。但相比赵荣的忧心忡忡,父亲更豁达:“闺女,你要知道人生太短暂,我们根本没空去思考死亡何时到来。”
她想,能够让她找到快乐的秘密,正是父亲的生活哲学:“生存就是为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