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牛淑芳
“娘,快烧火做饭吧!晚上咱庄里有放电影的,早吃完饭看电影去。”娘听到我们的喊声,一边应着,一边拉起风箱,热干粮,煮稀饭,手脚麻利地忙活着。用娘的话说:“这晚饭可要早吃,可不能耽误看电影。”时隔几十年,我和娘边说边答、一起看电影的美好记忆一直萦绕心头,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每当想起,依旧幸福甜蜜。
上世纪70年代,农村非常落后,住的是土坯屋,走的是泥泞路,孩子们没有什么可玩的,所以天天盼望能看场电影。
当年,公社里有电影放映队,每当秋收过后,电影放映队就去各个村里放电影。按照顺序,一个村一年也轮不了几次。孩子们盼星星盼月亮,期待着放映队的到来。一旦知道村里要来放映队,就早早催家里做饭。吃了晚饭,大人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搬着凳子、马扎赶往放电影的空地。
放电影没有固定地点,电影队根据村里的场地情况,把比较宽阔的地方当成露天电影院。我们周边几个村子距离很近,所以,无论哪个村放电影,前后村的人都会赶几里地过去。几个村近千人围坐在一起,那场面好热闹。
当年电影不多,多是革命样板戏,三五年不变,循环放。即使这样,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我记忆最深的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地雷战等,这些电影充满革命豪情,看得人热血澎湃。孩子们看到激动的地方,会站起来,一起鼓掌。
那个年代,我时常想,要是在寒冷的冬天,坐在家里就能看上电影有多好呀!目前,这个愿望实现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坐在家里看电影看电视剧,没过去那样吸引人了。
或许,我怀念的并不是那时候的电影,而是和娘走几里路一起看电影的那种幸福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