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术华
一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泡糯米、晒糯米。泡好晒干后,母亲将其加工成粉,接着晒糯米粉,等它晒干后,差不多到小年了。母亲总在小年那天告诉我们:“今年糯米晒得很好,初一早上的汤圆一定好吃。”调皮的我们,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生怕日子把我们遗忘。小年后,我们也和母亲一起准备年货,等待父亲回家的消息。
与父亲一起外出做活儿的乡亲近邻都回来了,母亲总去打探父亲回家的消息,每次回来都嗔怪地说:“你爸爸,一辈子都爱钱,人家都晓得早回家过年,他还要过两天才回来。”
腊月二十八,母亲将炒香的橘子皮、花生米、核桃仁、黑芝麻用奶奶辈留下来的捣蒜罐倒碎,与细细的白砂糖和切碎的老黄糖拌在一起,偷偷地尝一点,满嘴香甜。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还是不见父亲回家。
“汪汪汪——”父亲大半年甚至一年不回家,家犬对主人的归来异常兴奋和激动,一边吠一边摇尾巴。听到犬吠声,弟弟掀开窗帘,探视窗外的动静。“妈,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听到父亲回来的消息,我们都撂下手里的活儿,欢快地从屋里跑出来,迎接盼望已久的父亲,兴高采烈地卸下父亲肩上的行李。
大年初一的早上,母亲不到六点就叫我们起床,准备早餐。一家人挤在窄小的厨房里,有说有笑,也不觉得寒冷。我和弟弟在灶旁边负责添加柴火,母亲在锅边和面,父亲和姐姐在旁边打杂,等水烧开,面也和好了。母亲把馅儿塞在捏好的皮里,娴熟地裹得圆又圆,然后将汤圆沿着锅边滚一大圈,掉进滚开的水里。母亲每年都会在一个汤圆里包一枚一角的硬币,放在一堆汤圆里。她说谁吃到这个汤圆,在新年里就会福星高照、福禄双收、财源广进。
有硬币的汤圆,有时候个儿大、有时候个儿小、有时圆、有时不圆,母亲会花好多心思在这个不一样的汤圆上。煮熟后,无论汤圆什么模样,母亲都记得硬币在哪里,盛放汤圆的时候也格外小心翼翼。一家五口人,围坐在四方桌旁,父母总是对坐着,偶尔抬头含情脉脉地相视一笑。我们各自吃着自己碗里白白的、圆圆的、香糯的汤圆,边吃边找硬币。可这时,母亲特别淡定,她一边看着我们吃汤圆,一边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等父亲吃到那个有硬币的汤圆时,母亲兴奋地说:“今年,你爸爸又要发大财!”我们高兴地为父亲的好运庆祝,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从我记事起,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我家的第一顿早餐就只有汤圆,每次都是父亲吃到包硬币的那个。直到现在,父母都已年过花甲。大年初一早上,母亲做汤圆时还不忘给一个汤圆里包一枚硬币,仍是一角的硬币。父亲咬住硬币时,便摇摇头,用粗糙的手拉着母亲苍老的手,用温柔祥和的笑容推开脸部的皱纹,对母亲会心一笑。母亲似乎忘却了岁月刻画的容颜,回敬父亲一个浅浅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