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田元武
“吃货”一词早已深入人心,自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以来,有关“吃货”的话题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历史上那些大牌“吃货”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段精彩的传奇。
在“吃货”眼里,猪肉烹制颇为引人瞩目,尤其是北宋文学大师苏轼,就是制作红烧肉的高手。
“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从苏轼这首《炖肉歌》里我们仿佛品尝到了红烧肉的味道。据《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在徐州任知州时,就把自己烹制的红烧肉分给百姓品尝。
当红烧肉肥而不腻、酥香四溢的滋味还在徐州百姓舌尖上打转的时候,苏轼又跑到黄州和杭州去烹制红烧肉,而当地居民纷纷效仿他的制作方法,由此东坡肉开始名扬天下。时至今天,东坡肉的做法已经发展到十二种之多。当我们在仲秋之夜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时候,可不要忘了品尝东坡肉。
在素食茄子制作方面,袁枚和曹雪芹都值得一说。
说起袁枚,他除了是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还是美食家。关于凉拌茄子的做法,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按照现代人口味,袁枚的凉拌茄子定是索然无味,因为居然没有放蒜汁或蒜末,那怎么会好吃。
同样是茄子,曹雪芹则显示出他对美食的精益求精。《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王熙凤对刘姥姥这样说道:“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一个简单的茄子烹调也能加上如此珍贵的佐料,这就难怪刘姥姥品尝不出其中的茄子味道了。
曹雪芹的人生没有袁枚那样幸运。曾经的富贵荣华就像黄粱一梦,往日繁华只能在脑海里久久沉淀。因此,《红楼梦》更像是一部关于美食的回忆书。
如今,苏轼的东坡肉早已植入中华美食的韵味里。袁枚和曹雪芹的美食记录似乎在给我们传递着一种人生意境。从古至今,关于美食的烹制就没有休止符,而与之共存的“吃货”更是创造着新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