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回复: 0

房地产“脱虚向实”已经步入了正轨

发表于 2017-1-31 07:1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房地产如果是炒买炒卖,就不属于实体经济。但是,房子如果只是用来住的,房地产自身需要砖瓦沙石,就是实体经济,如果是用做炒作的,就是虚拟经济了,所以对房地产也不能一概而论。”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就2016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强调,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中的实体经济部分,还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主要载体。


  上面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宁吉喆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的解读。


  房地产向何处去,确实是经济与民生领域的一件大事。所以,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在房地产长效机制短期内尚难出台的背景下,现行的因地制宜、分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手段发挥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去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实施调控政策以来,政策效果明显,房价快速趋稳回落。其中,12个城市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在0.1个百分点至0.4个百分点之间;2个城市环比持平;广州市环比上涨0.7%,但已连续三个月涨幅回落。


  这个数据与央行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个人购房贷款增速环比回落的趋势相一致。截至去年12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96万亿元,同比多增2.31万亿元。


  房价与房贷出现的这种变化,与去年9月底一些房地产热点城市加强因地制宜、分城施策的执行力度分不开。2016年,房地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开发投资,还是新开工面积或是销售面积、销售额,都比2015年有明显的增长。从全国范围看,房地产发展形势总体良好,但分化比较严重。从去年9月底开始,一些热点城市开始强化限购、限贷等措施,在经过3个月的调控后,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得到了控制,同时去年12月份的个人房贷也出现环比回落迹象。


  这两组数据说明,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仍将是今年房地产调控的主旋律。


  去年第四季度各地强化实施因地制宜、分城施策的调控政策,换来的结果就是房价与房贷的双双回落,这说明房地产“脱虚向实”已经步入了正轨。未来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房地产的虚拟经济属性将被压缩到最低,而其实体经济的本原属性将会进一步彰显。

来源:证券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