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李莉
实习生/胡洁葛霏
看舞蹈、赏歌曲、听快板,玩游戏《听歌猜曲》《你来比划我来猜》。1月23日下午,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上海路社区2016年度表彰大会暨民族团结联欢会在中亚北路街道上海路社区举行,100余名各族居民、商户、社区工作人员欢聚一堂,浓浓的年味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飘荡。
一
下午4时,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社区结对家庭的照片,在《和谐新疆》轻快活泼的乐曲声中,联欢会开始了。
只见大妈、阿姨们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左手甩着红手帕,右手执彩扇,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翩翩起舞。联欢会上,开场舞蹈以及歌舞《长征》、快板书《民族团结一家亲》都是由社区夕阳红老年艺术团表演的。虽是“银发一族”,演员们的精气神却不输年轻人。一亮相,就赢得满场叫好声。
69岁的姜桂玲是夕阳红老年艺术团的团长,“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我们老年艺术团也要宣传党的好政策,传播正能量。”
艺术团还有4位“专业演奏员”,以阮、二胡、长笛和手风琴为大家伴奏。负责长笛及快板演奏的朱家骐今年已经77岁了,作为艺术团的“元老级”成员,从5年前艺术团成立到现在,他已记不清跟随艺术团参加了多少场演出。“我们周一和周五在这里演出,周二和周四到其他社区,有时还去老年公寓和疗养院,快过年了,找我们演出的人更多了”。谈到今天的节目,朱家骐露出自豪的神情,“歌舞《长征》的歌词、快板书《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词,都是我们自己写的。”
姜桂玲和克里木·热合曼一起表演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克里木今年65岁,喜欢唱红歌、京剧,是社区“克里木双语大讲堂”的名誉校长。他说:“我从20多岁就开始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越唱越喜欢。新疆是各民族同胞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起奔向好日子。”
二
主持人邀请了社区里4对结对子居民上台,进行“你来比划我来猜”游戏。四对搭档面带笑容地走上舞台。带着黑色毡帽的玉门·力提甫大叔有点不好意思,和他结对子的渠述英笑盈盈地拉着他,一块走上台来。
虽然是2016年底才结的对子,其实两人早在30多年前就认识了。“那时我们在一个生产队里,渠述英家人好得很。”63岁的玉门连连夸赞,“我们都是老邻居了,当时我们搬到了上海路社区,没想到和渠述英还是一栋楼。”渠述英说:“我们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生活中互相帮助,其实比亲戚还亲呢。”
游戏环节,题板上同时用汉语和维吾尔语写着要猜的词语。轮到渠述英和玉门了,题板上写着“拖地”,玉门卖力地比划起来,渠述英却没有猜出来,这可急着玉门大叔了,忍不住喊出来:“拖地、拖地。”引得场下观众哄堂大笑。接下来的词语是游泳”,刚看完词板,玉门大叔竟忘记了比划,脱口而出:“游泳。”全场爆笑,渠述英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三
在夕阳红老年艺术团表演歌舞《长征》时,王诗发一直在举着手机拍摄。“节目非常棒,可以感觉到演员们前期付出了很多。”作为被表彰的优秀商户代表之一,他早早来到了现场。
王诗发在上海路社区经营商店十几年了,“我们春节不休息,照常营业。新疆冬天天冷路滑,社区里的老人打个电话,哪怕只要一袋盐,我也会送货上门。做生意不能光想着挣钱,先要做好服务。”
吐尔逊·买买提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他说,因为自己只上过小学,知道没有文化的难处,所以一直非常支持两个丫头上学读书,现在两个女儿都上了大学,他感觉特别自豪。吐尔逊所居住的单元里只有他一户是维吾尔族,但是邻里之间相处非常融洽。他平日是个热心的人,谁找他帮忙,他都乐意伸手帮一把。“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也不少帮我。”吐尔逊真诚地说。
在《听歌猜曲》游戏中,居民马素梅虽然坐在最后一排,但是一直快速反应,踊跃抢答,最后终于抢答成功,领上了小礼品,开心的笑容如花一样在脸上绽放。“马上过年了,这样的迎新春联欢活动特别受欢迎,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增进了邻里间的了解与交流,还热热闹闹的,特有过年的感觉。”
来源:新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