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 陈莉莉 文/图)伴随悠悠民乐,一只只空竹在一群老人的操纵下,上下翻飞,花样百出,一条条彩色“空竹龙”盘旋飞舞,煞是好看。这是永安市老年大学空竹学会学员在表演空竹。[align=justify]抖空竹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体育活动。2005年,永安市老年大学开办了空竹班,后来成立了空竹学会。目前,学会有18个学员。[align=justify]58岁的邢虹是空竹学会会长。2007年央视春晚空竹表演《俏花旦》,给她留下深刻印象。2009年,她从供电公司退休后,加入老年大学空竹班,跟着陈恒德老师学起了抖空竹。那年,她还特地到河北保定,跟全国知名空竹大师吴春鸣学艺取经。[align=justify]原先,学员抖空竹多以健身休闲、自娱自乐为主。邢虹从《俏花旦》获得启发,将空竹活动上升为舞台表演。空竹学会成立后,邢虹经常组织学员开展技艺交流和表演活动。每周三上午,空竹学会的学员都会一起交流切磋空竹技艺。[align=justify]“每个动作反复练熟后,然后练 味道 ,再跟上节拍和韵律,配合表情。”邢虹发挥每位学员特长,将不同空竹花样技巧,搭配合适的音乐,巧妙编排进一个个节目。学员将空竹动作和舞台步相结合,为表演添了一份美感。[align=justify]69岁的李乃乾玩了十年空竹,既是学会学员,也是空竹班老师。抖空竹要手、脚、眼、耳并用,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训练。李乃乾说,过去的他,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折磨,可练了空竹后,现在身体健康多了。[align=justify]空竹尾部拖着的彩带,俗称为“龙”。“三龙空竹”是李乃乾的拿手绝活之一,每条“龙”长5米,在直径18厘米的空竹带动下,伴随空竹的“嗡嗡”声,宛如蛟龙出海,时而“飞”过头顶,时而盘旋腰间,非常炫目。[align=justify]受重量、长度影响,要让“三龙”舞起来,互相还不缠结,考验臂力和速度,旋转角度也很重要,力度不到位,空竹很容易脱线飞出去。但这些都难不倒李乃乾。他还掌握了超过二三十种的空竹技巧和花样,在表演“盘狮”时,他可以连续旋转5分钟,不头晕。[align=justify]今年76岁的谢广英,一头白发,是学员当中最年长的一位。三年前开始学空竹。“你摸摸看,我胳膊上现在还有肌肉呢。”谢广英笑言,这肌肉都是抖空竹“抖”出来的。[align=justify]近年来,学员们一次次走进社区、乡镇、学校、部队、供电等地,进行表演展示和义务教学,将空竹文化从老年人向各年龄层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