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猫哭耗子”,李善长最终狗带了
朱元璋实在是“仁慈”,“不忍”处死这个大明第一功臣,如今已古稀之年的老头子。将群臣召集到奉天殿,对李善长的案件进行廷议,朱元璋表现出“痛苦不堪”,说起了当初与李善长一同创业艰难和功成名就后的今天的境况,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了,皇上实在是不忍心啊,临行到右顺门时,他终于从牙缝里慢慢地挤出了如下“感人肺腑”的话:“李太师已经年逾古稀了,但天命不可违啊,只将李太师的侄子李佑、李伸下狱,其他不问,以此来宽慰老太师之心。”
可那些大臣们似乎更讲原则、讲正气,李善长平时为人“多忮刻”终于今天得到了报应。大臣们认为,胡惟庸谋反,李善长知情不报,甚至李善长自己也“反状甚明”,且收受胡惟庸贿赂,实在大逆不道,以此来劝说朱元璋不能因偏私而不讲原则。
看到大殿上义愤填膺的大臣们,朱元璋一副“无可奈何”,叹息道:“犯了谋反罪,是要灭族的,法是这样,朕又能怎么办呢?”于是,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家族(除长子(驸马)一支外)统统诛杀。《明史·李善长传》
从所谓的胡惟庸谋反案发,到“胡案逆党”的肃清,在这十余年里,朱元璋一再表露出对李善长之辈开国功臣的“仁慈”与“不忍之心”,正是因此,李善长多活了十年,正是因此,胡惟庸谋反案最终结案时,总计3万人搭进了生命。
朱元璋的“不忍之心”大多是在演戏,因处死李善长不久,朱元璋就印刷了无数册《昭示奸党三录》发到民间,其目的有二:第一,昭示胡惟庸李善长的滔天罪行;第二,以儆效尤。
朱元璋杀人,十年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