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中,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懂得礼让三先,懂得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与邻为友、和睦相处,似乎是应该的。而对一些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人生阅历不是很丰富、人际交往又不频繁、家族人员又比较复杂的人来讲,他们更懂得:留点什么给他人。
留点什么给他人,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处世态度、厚道,体现了一个人关爱他人的崇高精神。同事一块工作,给别人留点办事的余地和抓工作落实的时间;人际交往言谈交流中,在说话时留点“话把”给别人;在一个家庭里,为因工作紧张而不能按时回家就餐的家人,留下一部分菜肴,既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同时对别人又是莫大的宽慰。
现实条件下,始终想到“留点什么给他人”,应该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全新的理念。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在岗位应该做什么,离职后给他人应该留点什么,应当成为我们经常考虑、扪心自问的问题。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在1960年9月曾给自己“约法三章”,其中之一就是树雄心立大志争寸阴惜分秒,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实际上就是为世人留点什么的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处事坚韧果断,待人谦虚谨慎,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为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焦裕禄、孔繁森等一些一心为民的公仆,对群众没有官气,对同志没有霸气,对亲友没有俗气,最终达到了“留点什么给他人”的境界和气度,以自己的宽容之心、真诚贴心,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许你不在乎给别人留点什么,或者断然不留,但谁又不想让别人给你留点什么呢?只要索取,不求奉献,得到的可能是金钱和蝇头小利,但却失去了社会的道义、人的名誉和气节;只要求他人怎么怎么地,或是宽己严人,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不去看自己给他人留了点什么,不去看对社会的贡献,这些都是不符合现实的,更是不会得到应得的尊重的,那么一个人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山东新陶阳公司 张修东
2010年3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