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称,本来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等级称号。如今在平湖,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也时兴“评职称”,到去年底,全市已有188名非公企业工会主席领到了“职称证书”。
当然,所谓的“工会职称”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准确的说法是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和分级管理。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基层工会的效能,激发了基层工会的活力。
先过理论关,再上评审会
新年伊始,平湖市总工会着手安排新一轮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培训课程,这张课程表涵盖了工会理论和工会业务知识的方方面面。以去年的课程为例,共有10个课程。今年,随着《浙江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的施行,课程将作进一步调整。
完成这些课程后,就有资格参加认证考试。参加资格认证培训考核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企业工会干部,甚至未曾从事过工会工作的职工也一并纳入认证范围。平湖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洪宝告诉记者,之所以扩大认证范围,目的在于培养基层工会工作后备干部,建立工会人才储备库。
相对于资格认证的广泛性,分级管理的对象是通过资格认证的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评审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品质、工作效率、协调能力、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工作创新等8大项。先由各镇街工会给出评价意见,最终由市总工会审定,划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未定级四个级别,评上初、中、高三个级别的工会主席,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的工作津贴。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职称”每年一审,不搞终身制。
不是冲着“职称”津贴,而是在乎工作被肯定
去年,浙江伴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童云娇策划组织了一场职工户外拓展活动,这项活动不光是针对本公司职工,还带动了相邻51家企业的职工参与。
平湖圣雷克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的汪雪芳是工会工作的“一年级新生”,去年通过资格认证培训考核后,马上着手组织了一场职工知识竞赛,内容涉及服务、安全、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不仅有理论知识问答,还有情景模拟的实际操作,整个活动井井有条。
在采访中,许多非公企业的工会主席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实行资格认证和分级管理后,大家并不是冲着这笔“职称”津贴,而是在乎工作是否被肯定。
近年来,平湖非公企业工会工作亮点不断,华城集团的“沈大姐工作室”,日本电产(浙江)有限公司的“徐威大哥工作室”等有声有色。
朱洪宝告诉记者,实行资格认证和分级管理以来,充分调动了基层工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工会之间比效能、比创新、比实绩,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可喜局面。
一枝独秀,还要满园春色
实行分级管理后,平湖市总工会又布了第二个局——开展区域(行业、产业)工会组织分片管理,鼓励获评高等级的企业工会按照区域、行业、产业等分布情况,结对其他企业,建立传帮带制度。
日本电产(浙江)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徐威是首批“高级职称”获得者之一,实行分片管理后,他接对了斯凯孚驱动系统(平湖)有限公司工会,通过走访交流,徐威提出了如何用好工会经费,如何为职工合情合法争取利益等建议,公司的民主管理一步步走上正轨。以往每逢节日,公司发放的职工福利,或者旅游的安排都由行政说了算,去年这一习惯套路改了。在工会的组织下,公司专门召开了一次职工大会,征求职工关于一年一度的旅游意向,最后经全体投票选出了多数职工满意的方案。
平湖市独山港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王丽红表示,片区管理模式有利于成员单位“小范围”之间的沟通、协调,组织活动更有针对性,职工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更高。更重要的,一些工会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企业,通过先进工会的带动,逐渐迎头赶上了。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