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异地搬迁的回迁房终于落了地,一家六口终于不用借住在别人家,张老头在新房里乐的嘴也合不拢,叫叫这个人,叫叫那个人,仿佛要把这兴奋告知全世界一样。
张老头拄着拐杖,在家里这个屋看看,那个屋坐坐,等每个亲戚串门来了,他都拉着人家的手到家里每个房间,介绍着这间是孙子住,那间是儿子媳妇的,而带阳台的大主卧则是他和老伴的,这个柜子是他选的,那个床是儿子给买的,沙发是媳妇定的,幸福得无以言表。
“原来的房子从儿子出生就开始住了,这几十年还没住过新房,这高层更不用说了。”张老头笑着说,原来的公房走廊都浪费了,还住在一层,又潮又湿,也见不到阳光。再看看现在房屋的设计,完全通透。
刚刚上来串门的杜阿姨也是满面红光。杜阿姨说,“我家之前是四口人挤在40平方米的房子,厕所只有一个人站的空间,屋子也只有两间,卧室就是客厅,女儿和姑爷的房间更是只有8平方米。”
“政府给的拆迁条件是比原来的面积多15平方米,剩下多出的部分以市场价购买,所以我们又贷了40万元,现在房子80多平方米了。”杜阿姨说,距离她家不到50米的城中村拆迁,3分地约200平方米500万元补助,而她们只是多加15平方米,感觉的确不公平。但她也表示,虽然不能和城中村的回迁房补助相比,但也贷了款住上了大些的新房,已感到满足。“况且我们旁边院落的原地回迁,因为修路先拆了一部分,但到现在3年时间剩下的连拆都没拆,更别提盖楼回迁了,一看他们我们真是幸运。”
杜阿姨直言,一辈子的心愿就是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前两天拿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证甚至都哭了,还专门留了合影。
事实上,2016年太原市安排部署了33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同时积极推进2015年56个改造村的拆除清零和回迁安置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有30个村启动整村拆除。其中,2016年33个改造村中有28个村启动,2015年未启动的2个改造村也已启动改造。具体来看,2016年全市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拆除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3.3万套,共投入改造资金271亿元。
为解决手续问题,在拆除改造的工作中,由城改办牵头,规划、国土、发改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手续代办服务组”,有效地加快了城中村改造手续办理工作。资金方面则是城六区各区均成立了融资平台,保障前期拆迁资金,融资成本由合作方承担。
就在杜阿姨还没说完之时,此前的几位老邻居就来了,几个人简单拜完年后直接说,“老张,把桌子摆上,咱们来几把。”
杜阿姨介绍,现在说话的是李大爷,也是70岁了,之前搬家前他们几个就是牌友,这离开了近四年,几个人早就想来上几把,这次搬进新房,张老头甚至弄了一间麻将室,他们便直接把这当作定点,杜阿姨边说边去把牌拿了出来。
一局以牌会友的大戏也便拉开,不多一会,打牌的,看牌的人聚了不少,家里欢声笑语不断。
在问到生活还有什么不足时,在牌桌上的张老头摸了下为数不多的头发咧着嘴说,“有了新房,子孙满堂,退休有工资,生病有医保,我们还有啥不满足呢?”
杜阿姨则说,唯一不太开心的是,很多邻居都变成了不太熟悉的人。
“过年不说不开心的事了。”张老头打断了杜阿姨的回忆,接着又说,“如果真说缺什么,那就是公园吧,之前我们去其他城市的亲戚家串门,他们住所周边很近的地方就有不少公园广场,满眼绿色,人们很是惬意。太原就是这点太缺乏了,都盖了楼……”(记者 梁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