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儿子和我谈学习体会
2008年2月22日下午,星期六。
阳光从窗外射进房间,暖暖地照在我和儿子的身上,坐在床上,读高一的儿子和我谈起了他的学习,他给我讲了关于他学习数学的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在一堂数学课中,曾老师告诉同学们下面的题有一定难度,得用心思考。当老师把第一道题写完的时候,儿子没有立即思考,而是习惯性地将视线投向了他认为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刘晓阳同学,他看见同学在专注地思考,当他收回目光思考时,同学已经举手回答老师怎样解题了。接着,老师写了第二道题,儿子又重复了前面的过程,先看同学,然后再思考,等他思考出来准备开口时,同学又抢先一步回答老师了。两次重复的表现,特别是第二道题他也思考出来了, 同学的抢先一步发言,让他猛然醒悟:并不是他比同学笨了很多,只是晚了一步而已。之所以晚了这一步,主要是自己不够自信。当老师写题后, 他没有抓紧时间思考题的破解办法,而同学做到了,由于同学抓紧了时间,也就争取了时间,赢得了机会,所以快了一步。同学的优秀,是因为他抓紧了每分每秒。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而一堂课也就是那么几十分钟,是真正的以分秒积累知识的人生时期,老师讲课时的话语往往一说而过,每分每秒都很关键,如果不专注,稍有分心,就会听漏,也就浪费了机会。分秒的分心,听漏的老师讲话,这一个个看起来非常细小的很不起眼的环节,就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关键,不抓住这分秒的关键,就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长期这样,就不能成为优秀。其实,优秀也很简单,就是对分秒的把握,就是认真踏实专心学习的习惯。
故事二。在另一堂数学测试课中,曾老师明确告诉大家,卷子是四面卷,时间为二个小时。平时做这样的四面测试卷,时间是40分钟,同样的题量,时间却长了三分之二。不用说,试题的难度大。儿子在二个小时结束时,还有好几道题没做,这时候,他习惯性地又去看刘晓阳同学的试卷,结果同学也有几道题没做,只是比自己少一些。于是,他真正明白了父母和老师经常对他说的:“对自己来说感到难的问题,成绩最好的同学也会感到难”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主要在时间抓得不紧,不自信,粗心大意失误多,经常因为看题不完整,写错写漏而丢分。
这两次经历后,儿子认真分析总结,有了这样的体会:学习也是竞争,强强对手,关键之处就是尽量减少失误,谁的失误少,谁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要减少失误,只有平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次性正确率,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儿子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和认识告诉了老师,老师非常肯定地告诉他,思考正确也很有见地。在老师欣赏的眼光中,儿子记住了老师的再次叮嘱:有些课本知识老师课堂上不讲,又必须掌握,全靠同学利用自习时间看课本,全面学习,才能掌握好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之后,儿子按照老师的要求,抓紧学习的同时,认真做好阶段性分析总结。果然,他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很大提高,数学学科进步明显,这下儿子发现自信心又慢慢地回到了他身上,他终于靠自己的顿悟,战胜了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重重的挫败感。不再涣得涣失,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自信。他对我说:妈妈,我明白了自己学习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练习得不够,分析得不够,总结得不够,紧迫感不够。我认为,做人做事,不管你来自什么地方,也不管你当时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只要努力做好了应该做的,就会有收获,就能用实力证明你也能成功,也能优秀甚至出色,你就会脱颖而出,并真正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敬,甚至是羡慕和欣赏,你也会更加地自信。妈妈,你能相信吗?我后面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看见儿子脸上挂着微笑。
儿子的一番话,让我由衷地欣慰。他对学习对人生的这种认识,是通过自己对学习生活的一番思考、分析、总结而得到的,特别是听了他这“四个不够”小大人式的总结,我不由得笑了。我对他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有点小大人的味道儿,你开始懂得用眼看的同时用心思考,你的领悟很好,得出的结果也完全正确。妈妈有理由相信,你会靠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回自信,在一次次类似对分秒成就优秀这样的思索中,养成善思善学的好习惯,成就你未来健康向上快乐的人生!(王兰英 重庆能源松藻煤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