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乌金辉映宝石,照亮陈家沟脱贫路
——记川煤集团派驻陈家沟村工作人员何智洪
•李晓波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宝石镇程家沟村位于秦巴山区,是全省8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为省经信委、川煤集团共同定点帮扶的贫困村。程家沟历史多年贫困原因,很大程度决定于它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传递不畅。 “如何发挥陈家沟的传统优势摘掉‘贫困’帽子” 是何智洪2015年10月从川煤集团广能公司龙门峡南矿派驻陈家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三通”开了陈家沟天窗
2015年8月22日上午9时,一个平常的日子,何智洪和平常一样在龙门峡南矿党工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党委书记兼指挥长陈建国推门进来,并且立即将门掩上,然后很严肃地询问他,愿不愿意到川煤集团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宝石镇陈家沟村扶贫。考虑到从煤矿到农村工作跨度太大,而且没有思想准备,陈建国希望他别接着表态,先思考一段时间再说,但一贯勇于挑战的何智洪并没做过多考虑,而是在略作沉吟之后当即应允下来。
何智洪,1972年10月生,川煤集团广能公司龙门峡南煤矿党工部部长,开江县宝石镇党委副书记,宝石镇陈家沟村驻村帮扶小组成员。何智洪的工作履历清晰,在华蓥市建材集团、华蓥市经贸局、广能集团蓥峰水泥厂、广能集团龙门峡南矿就过职,“没想到,不惑之年了,还要下乡。”何智洪对这次到乡下工作的经历极为珍惜和珍视。
2015年10月8日,何智洪来到宝石镇,挂职宝石镇党委副书记,作为陈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组成员寄住在村主任罗中瑞家中。
在村主任家中,他发现这里不仅道路不通,而且连网络、闭路也不通。他知道信息不通的弊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陈家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村民种的特色产品由于缺乏必要宣传也无法走出这重重大山,所以他暗暗下定决心,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信息闭塞的天窗打开。
为此,他立即与川煤集团总部联系,得到集团支持,从由于市场突变本就紧张的资金中抽出现金130余万元来至此陈家沟村做光钎铺设工作。资金到位,何智洪又加紧施工进度督促,不仅要求施工单位每周报进度,还隔三差五地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终于在3个月之内完成了覆盖全村420户人家的网络平台搭建。
天路通了,何智洪又致力于改造村民脚下的路。他与驻村第一书记夏超一起对全村道路进行了重新规划,合理利用扶贫移民局社道硬化资金4000万元,,对全村的14公里土坯路进行了拓宽、油化。工程于2015年11月分三个标段同时施工,在2016年9月完工。整个工程完成后,县交通部门开通了宝石乡-程家沟的乡村客运线,彻底解决该村历史多年群众进出难、成本高的问题。
网络、闭路、道路的“三通”为远在深山人未识的陈家沟打开了让世界认识它也让它认识世界的大门,为下一步扶贫攻坚铺平了道路。
“台账”摸清陈家沟底数
2015年10月,根据企业扶贫工作的经验,何智洪与驻村第一书记夏超一起想到了调查摸底。为此他们白天逐家逐户进行入户调查,掌握每家每户的人口、经济收入、家庭之困原因等等情况,晚上再利用休息时间对白天调查所得的情况进行梳理归纳,编制台账,前后利用两个月时间制成了完善的陈家沟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台账,为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3月,在贫困户基本台账的基础上,由何智洪担纲编制完成了脱贫作战系列挂图,找成都纺织设计院的专家利用CAD软件制作出来,挂在新落成的村委办公室的一面墙上,用程家沟脱贫攻坚六个一批作战图、六个一帮扶机制、脱贫攻坚工作进度表、贫困人口脱贫作战图产业发展作战图、基础设施建设作战图等六个图表把陈家沟村扶贫工作现状、扶贫工作责任落实、下一步规划等内容集中呈现出来,成为该村脱贫工作的亮点,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开江县全县推广复制的典型。
“产业”架起脱贫快车道
网络、闭路、道路“三通”后,何智洪首先想到了如何实施产业扶贫的问题。为此,他考虑到当西没有集体经济,果断采取了“公司+ 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于2015年10月份注册成立了陈家沟农业发展公司,与腾讯网联系,将贫困农民的大米、食用油、活禽等产品上网销售。2016年3月份,公司第一批产品18000斤食用油,在网上销售的同时在川煤集团内部实行以购代捐,2016年9月份,川煤集团纪委书记到陈家沟村看望贫困户,当场认购大米10万斤。2016年该公司实现营业额105万元,纯利润15万左右,除留下必要的发展基金外,他们把利润的20%固定用于村内扶贫,在2017年春节给全村每户人家免费发放了春联、慰问信的基础上,给伤残村民黄指勇等多家贫困户送去了600元到300元不等的帮扶金,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此基础上,他还三顾茅庐请来了在重庆开县南雅镇开办电子秤芯片加工厂的张孝文,用短短20天,在村里为其搭建了一个120平米的板房厂房,成立“众帮电子”。如今,众帮电子厂已吸收9名本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虽然大家距离熟练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修炼,但人均工资已在2000元左右,令她们在不耽误照顾家里的同时实现了在家门口有收入。
2016年3月,他牵头引进种植了500亩彩叶银杏,这种银杏叶子可以泡茶、也可以从叶子中提取酮元素用于制药,均是治疗心脑血管堵塞的药引。2017年,他还雄心勃勃准备再在该村种植200亩,形成覆盖全村的种植规模。
2016年他还为贫困户买了两批共计2500只鸡苗,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175000元,2017年初春,他牵头在2016年种下的300亩清脆李已经挂果,青涩滴露的李子挂在枝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痛结”在内心只字不言
2016年10月30日,由于天雨路滑,何智洪再到农户家中走访时不慎摔倒,造成左腕桡骨粉碎性骨折。介于伤情严重,驻村扶贫小组、村上、乡上、广能公司均要求他回家休息,但他以年底扶贫工作繁杂为由拒绝了休息,并以不方便为由打发走了川煤集团派来的护理人员。硬是打着石膏全程参与了农业发展公司首批大米的生产组织、筛选和包装。并于11月19日连夜亲自押送8吨大米到达州市交给川煤集团达竹公司,下完货回到开江已是半夜2点30分,第二天一早,不顾劳累的他又亲自押送6吨大米到华蓥市广能公司,后来,虽然他在大家的劝阻下没再押送发往川煤集团其他公司的大米,但他忍着伤痛仍然坚持每个单位亲自清点、亲自发货。“每袋米里都包含着农民朋友的汗水,也包含着川煤矿工的一份份浓浓情谊,你说我能不重视么?”在采访中,何智洪说出来的还是责任和担当,绝口不提他当时克服了多大的伤痛困扰。
这是身体上的痛,还有一种痛,痛在内心。因为致力于扶贫,对家人的照顾缺失成了纠结于内心何智洪的“痛结”。
2016年9月1日,开学时间,远在陈家沟的何智洪却意外收到了女儿学校打来的电话,因为女儿 个性偏激行为乖张被班主任老师“拒收”。不明就理的何智洪急急忙忙地从陈家沟请假回来,立即受到一家人的围攻,妻子对他怨恨太深,年届七旬的岳父岳母向他摊牌,威胁从此不再帮他照顾女儿。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妥善处理好女儿的入学问题后,何智洪又踏上了驻村帮扶之路。
何智洪无言以对的还有她住在西充乡下的老母亲,母亲已经78岁高龄,年事已高,因为驻村,他却已经两年未回家探望了,为此他只能每次在想念母亲的时候遥望家的方向默默地祝福母亲身体康健,祈求母亲原谅因为他的工作繁忙不能服侍与身旁。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