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回复: 1

期待艺考少些套路

发表于 2017-2-10 21:46: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鸡年元宵节还没到,艺考已拉开序幕。目前,已有几万艺考学生聚集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的校考。“不按套路”的考题,让一些考生心情郁闷,“半年多来拼命画‘彩头’(彩色人物头像),到考场一看题目却是风景。”

  中国美术学院校考的出题,已不是第一次让人意外。几年前,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画石膏人像是“标配”,而中国美术学院的考场却出现了真人模特,考的是彩色人物头像画。现在,几乎每家艺考培训画室都在学“彩头”,而考试命题又转向了别处。还有一年,色彩写生的考场里放了一把雨伞、一双雨靴,也让许多平时画惯了花瓶、水果等静物的考生措手不及。

  越来越热门的艺考,成了应试教育的重灾区,特别是依附艺考而生的各种培训机构,充斥了突击培训、机械重复的“套路”,不少专业人士已深感这种模式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伤害。

  在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出现这类培训模式难以避免,但从艺术人才培养的长远效果来看鲜有益处,磨掉了许多学生对艺术最初的热爱与热情,磨掉灵气、仅余匠气。正如一名美院艺考生表达的无奈:“长时间的封闭式训练,每天重复一样的内容,就像套公式、写作业、抄答案一样,感觉不再爱画画了。”

  都说“考试是指挥棒”,但真的理解“指挥棒”导向的深意了吗?“指挥棒”并不是画“彩头”或是画风景、画水果还是画雨具的区别,而是指向艺术教育、美的教育。

  此种不按套路,目的就是希望打破多年来形成的备考陈规,把那些靠考前强化速成的考生挡在门外,最大限度“过滤”掉应试培训的影响,筛选出真正功底扎实、有艺术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学生。可以预见,今后艺术人才培养和选拔,将更为看重艺术赏析能力、综合文化修养等素质,也将会有更多“不按套路”。

  据统计,今年全国有6.5万学生报考中国美术学院,比去年增加了8000人次,其中杭州考点4.4万人,创近十年人数之最;相应的本科学生录取比例,也将超过40∶1。无论是否能考上心目中理想的院校,都希望这些爱艺术、追求美的初心不要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3 19:24:1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