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针对订单班离职率高、开班不稳定、就业范围小等问题,职业院校采取提前实训、紧跟行业前沿、与集团协会合作等措施进行改善和优化—— “毕业即就业”?订单培养这样做! 一所职校服装订单班的学生在听取企业实训老师传授操作技术。邱海鹰 摄/视觉中国
“以前是毕业后进入社会再学习技能;现在是在校期间就接触社会、熟悉企业。”作为福建莆田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的学生,江雨生今年和学校其他专业的30余名学生成为“京东方班”的学生,在一线进行顶岗实习。
“京东方班”是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的订单班。所谓订单班指的是企业提前预订学生组成的班级,学校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合作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即就业”的目标成为可能。这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
近几年,各大职业院校相继与企业开设订单班,其培养的学生也由于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人才深受欢迎。但走俏的订单班也存在离职率高、开班不稳定、就业范围小等问题。
那么,订单班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职业院校又是如何应对上述问题?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提前实训+职业规划
降低学生离职率
“我们学院今年共有毕业生1800余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林燕清告诉记者,其中,300多名订单培养的学生已经在企业顶岗实习,近300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了就业问题,尤其是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只是订单班走俏的一个缩影。记者采访了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力求让学校、学生和企业实现“三赢”。
“‘京东方班’在招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福州京东方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华荣告诉记者,除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州京东方还与福建其他4家院校开展大中专班合作。而京东方集团已经同50余所院校合作组班,现有90多个“京东方班”,遍布全国各地。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订单班火热之下也暗藏隐忧:学生流失量大、离职率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少企业感叹是为别人培养人才。
“我们公司招聘的订单班学生,一年下来走了不少,有的在车间才干了几个月。”一家制造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一线车间三班倒,工时长、工作辛苦,加之很多车间位于郊区,食宿环境不比城区,部分学生难以承受。
“据学校统计,订单班学生一年后的离职率在10%左右,最主要的原因是岗位不符合自身职业规划。”林燕清说,用人单位签下订单班学生后,如专业对口的岗位不足,可能会将学生分配到其他岗位,学生也会从自身职业发展的角度选择离职。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订单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会安排老师同时进企业,一方面进行专业辅导,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做好学生岗位分配,保障学生更好地就业。
对企业而言,组班之后定期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并从学生角度为其个人发展打造职业规划是一个留人的好方法。“学生加入‘京东方班’后,我们会派专门的企业文化讲师去学校开展课程,并组织素质拓展、实训,让他们在校期间就了解企业和工作岗位。到公司就职后,我们还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新人。”华荣说,这些措施让“京东方班”毕业生的离职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align=justify][table=100%,#ffffff][/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