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3|回复: 2

从古瓷器变枯与吸水的特征来辩伪

发表于 2017-2-14 20:0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金在线

  瓷器收藏不仅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一种学问,一种境界。瓷器保存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胎体变枯和吸水,专家提醒,瓷器鉴藏要注意这一点。

  凡是有收藏经验的古瓷收藏者,都会知道,由于埋藏环境的不同,釉面的品相、表现也会各不相同,有的唐代的陶瓷釉面光滑如镜,坚硬如初,有的宋元明的釉面反而被腐蚀得相当严重,有的甚至还能用指甲将其刮落。其实胎体也一样,有的唐代以前的坚硬如初,用针尖试划,纹丝不动,而景德镇窑的万历青花瓷器的胎体,却能用针尖挖出粉末来,留下一道道的划痕。

  专家提到,凡是正常坚硬的瓷胎,包括其他任何易碎的坚硬的物质,不管因什么原因所致,其所产生的裂纹都是“硬”而“直”的,都是有力的。而硬度较低的老瓦片、老砖头,或风化了的石块,那就完全不同了,它们的裂纹必然比较柔和曲折,而想它们产生“硬”而“直”的裂纹,反而不容易。胎体既然变枯,结构也就必然疏松,可以说,凡是真正自然变枯的胎体,绝大多数都是吸水的。

  另外,凡是白色或黄色的胎体,会变枯和吸水的较多,而含铁较高的灰胎、特别是黑胎,会变枯和吸水的很少,看来铁质能使胎釉更坚硬,或对古瓷的胎釉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5:24:21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5:24:38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魏明东) 的帖子

感谢魏老师的精彩分享!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