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寻玉贞和百岁老人的婆媳情
作为 “徐州市首届2005‘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的“十大孝星”提名者之一、被市民普遍看好的好儿媳寻玉贞却榜上无名,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笔者揣着一个大大的问号采访了这位不为虚名所累的退休老人。
孝敬公婆理应该
“伺奉自己的婆婆,本来就是情理中的事,还用得着吹唬?”今年67岁,已满头白发的寻玉贞似乎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到可笑。看我张口结舌还想问三问四,直爽的老人马上明白了我的心思,未等我再显尴尬,就索性竹筒倒豆子,把许多人一直困惑不解的“谜底”抖了出来:她说她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评选所谓“十大孝星”这回事,她觉得孝顺婆婆是应该的。直到有一天中央电视台2套《大话养生》栏目组的记者要登门拍摄自己的百岁婆婆,把老人的“养生秘笈”搬上银屏时,寻玉贞才知道她孝顺婆婆的事迹早已经被邻居和同事们“捅”给了媒体。
去年秋天,徐州市多家媒体和企业联合发起了评选“十大孝星”活动,她无疑又成了众多记者们争相关注的对象。可惜的是,她“不识抬举”的举动令记者们大跌眼镜。几乎每次联系采访都遭到她的拒绝。不善言谈的她无论怎样引导,就是一句呛的记者们心头冒烟的话:“哪有儿媳不好好伺奉公婆的道理?我不要那个虚名!”结果电视没拍成,无奈的记者们只好在邻居那里采访到了一些有关婆婆养生的趣闻。采访一再落空,媒体很扫兴。为此,寻玉贞失去了今生绝好的一次深受万民崇敬的机会。事后,熟识寻玉贞的同事们说:“寻大姐年轻时在厂里就从不争名夺利,每次还都是主动把评先的名额让给别人,这次她不想出名,也是预料中的事。”是的,我从寻玉贞老人那慈祥的脸上能看得出来,她绝对不像是一个爱图虚名的人。
“婆婆已经走了,可我总感觉老人还活着。”轻轻擦拭着刚刚病逝一个月,已经过完104岁生日的婆婆的画像,婆媳感情笃厚的寻玉贞象有满肚子的话要说。
精心服伺婆婆40余载
1964年,25岁的寻玉贞和在铁路工程段工作的梁开锦结为夫妻。结婚后不久,公公患了脑血栓,身体并不太好的她要一边上班,还要一边伺候公婆,直到老人去世。公公走后,剩下一个已经60多岁,虽身体很好但弓腰塌背无法干活的婆婆。后来,婆婆感觉在小儿子家为儿媳添了不少麻烦,就主动提出到大儿家去住。结果没多久,老人便因与大儿媳脾气不合,不得已只好又重新搬回只身住在煤机宿舍寻玉贞的家中。
“40年,她整整陪了婆婆40年!不容易呀!”寻玉贞的邻居和同事从心底发出对这位孝顺儿媳的赞叹!自从40年前她进了婆家的门开始,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就伴随着她,不想一伴就是将近半个世纪,而她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无论自己怎样的艰辛,她还是精心地照顾服伺着婆婆,娘俩总象有说不完的话。在这一点上,问心无愧而且贤淑仁厚的寻玉贞对谁都敢拍胸脯。为让老人心情愉悦地享受着幸福的晚年,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可以说,就是换了亲闺女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老娘照顾的这样细致入微。
婆婆爱干净,甚至有点洁癖,这是一般做儿媳都无法容忍的。就是在60年代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老人也始终保持着每个星期至少要洗一次澡的习惯。为了满足婆婆这以“小小”的要求,那时,瘦小的寻玉贞便定期用自行车推着老人到几里远的职工澡堂洗澡,风里雨里,从未间断,而且这一推就是40年。就连自行车也经不住岁月的冲刷,终有锈蚀的一天。人们只见寻玉贞的自行车越换越新,而推坐车子的人却越来越老。大伙常善意地开玩笑说:“快看呀,老太太的‘专列’又开过来了。”直到婆婆去世前,人们还在开着玩笑:“如今的‘专列’旅客增加了,前边坐的是孙子辈,后边‘押车’的是老太太,‘司机’还是寻玉贞。”真不容易!工友同事,左邻右舍都这样说。
寻玉贞毕竟是一个拖家带口的女人,她当班累,下班更累,一家几口人的吃穿洗涮,婆婆的这事那事,曾经把个年轻的她摆弄得不知所措,但她还是咬着牙硬挺。直到1972年丈夫调回徐州,她才好歹算有了帮手。
婆婆牙口好胃口也好,喜欢吃几块肥肉,喝一小盅红酒,别看100多岁的人了,可是多年的生活习惯丝毫未改。她头脑清醒,说话有条有理。96岁那年,她还让儿孙们陪着去云龙湖公园游玩,创下了以年事最高者坐索道登临云龙山顶峰的徐州“纪录”。老人的健康是儿女的福气,但也是儿女的心事。别看老人平日无病无灾,全家乐呵呵尽情欢畅。可是老人的肠胃常出毛病。人们常说“儿的生日,娘的难日”,而每当这时,也就犹如寻玉贞的“难日”。记得六十年代时,生活正困难。不巧婆婆拉肚子,常言道“壮汉经不住三泡薄屎”,何况60多岁的老人?第二天就出现了虚脱,两口子可吓坏了,尤其是寻玉贞,她忙完厂里的,赶紧跑回家忙婆婆的。洗浆拆换,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婆婆身上,她曾委屈地对梁开锦说:“从我为闺女到现在,自长这么大,就是自己的亲娘也没这样上心过。”可为了婆婆,寻玉贞里里外外,什么罪没受过?直到婆婆去世前,许多不知道内情的还都以为这是亲母女,直夸这母女关系处得真好。可是,谁又能想到这对感情笃厚的娘俩,就是被人们常常称为“不是冤家不聚首”的婆媳呢?
好儿媳胜过好儿子
都说“婆媳是冤家”。但是,人们也忘不了这么一句话,叫做“好闺女不如好女婿,好儿子不如好儿媳”。按说,若是寻玉贞真的摊上这么一个不讲道理或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冤家”婆婆,那么她可以用心、用情去感动,去全身心的投入孝顺,即使得到赞誉也不足为怪。可出人意料的是,她这个婆婆恰恰是一个既通情达理且又身体十分健壮的老人,婆媳无隙,关系赛过亲母女。寻玉贞退休前,就基本上是个全职的“业余保姆”,退休后,她更成了名副其实的“全职保姆”。尽管老人现在已经是104岁的老寿星,但她仍有着一颗年轻人的心,这无疑给寻玉贞如何让老人生活的更满意出了难题。比如老人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吃几块大肥肉,喝一盅红酒,寻玉贞便把红烧肉炖到入口即化。可是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允许呀!有好几次两口子偷偷地商议,就是从牙缝里抠,也不要扫了老人的“兴”,一定满足她。一天中饭时,寻玉贞看到婆婆跟前的红烧肉没有动,便问婆婆是不是烧的不好吃?婆婆说,生活这样困难,往后就不要专为她买肉了。原来,耳不聋眼不花的婆婆无意中听到了两口子的对话,感到自己又没有生活来源(老人没有退休金),决不能为了自己的嗜好增加家庭负担。其实,这话听起来没有啥不妥,可是让寻玉贞感到非常不安,也让儿子为难。不给她吃,老人喜欢这一口;天天如此,经济状况不宽裕。为了老人能度过幸福的晚年,他们还是尽量地满足,以饱老人的“口福”。但是还有一件事更让他们为难:老人的肠胃不太好,又怕老人闹肚子。98岁那年,老人大概是受凉了,一连多日下不了床,可忙坏了寻玉贞和丈夫。除了一天不停地洗浆以外,还要时刻为老人洗下身。因为老人年轻时就特别讲究卫生,每次解手后都要洗一洗,现在,一天好几次的拉,就得好几次地洗,别说是一个不能动弹的婆婆,就是对自己的丈夫,也是忍无可忍!可寻玉贞还是默默地忍受了,并且千方百计让婆婆满意。老人和她拉呱时,时常用手拍着胸口,说自己下半辈子没受一天罪,全靠有个好儿媳。
最让丈夫感动不已的是母亲去世前的大半年中,当时老人刚刚过完104岁生日。不料老寿星受凉,卧床不起。加之老人手脚不方便,每天要拉好几次,老人身下边全是屎尿,有时连换洗的东西都用光了。寻玉贞便用手一把一把地往外抓,就这样,一连半年多。无怨连儿子都要为媳妇鸣不平了,可寻玉贞说:“谁叫我是她的儿媳呢?”无奈之中透出对婆婆的爱怜。
母亲的善举,时刻激励着这个和睦之家的子女们。孙子知道奶奶喜欢晒太阳,就把结婚用的新房腾出一间向阳的给奶奶住。总之,只要是奶奶喜欢的,小字辈们争着去办。每年老寿星的生日,全家人都争着花钱。大概老人临终前的满脸笑容,就是对寻玉贞的褒奖,让她感到由衷欣慰的最后表达吧。
热热闹闹的“十大孝星”评选活动过去了,人们在为寻玉贞主动退出评选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她“不为虚名所累”的豁达所感动。是啊,尽孝心难道就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的吗?寻玉贞面对我们的提问笑了,她笑得那样坦然,毫无勉强之感。
图为已满头白发的好儿媳寻玉贞近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