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1

中国青年报评:诗词大会不要成为绝响

发表于 2017-2-15 23:28: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青年报评:诗词大会不要成为绝响
2017年02月15日08: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原标题:诗词大会不要成为绝响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以后,引发了很多讨论。有人非常乐观,认为诗歌的春天来了;有人较为悲观,认为这个诗词大会根本就是反诗词的。我也觉得,这只是一个“诗词背诵大会”,没有创作是个遗憾。

这些议论各有各的道理,由于着眼点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往深里想,它们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诗词好”“为喜爱诗词的人好”,希望中国诗词真的能够很好地被继承和发展下去。正是由于人们有了这样的美好期待,所以难免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有所苛求,从而使讨论变得沉重。

《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一个以诗词为媒的节目。这个节目设置了选手和百人团答题两套系统,有些题目颇有形式感,并且邀请了一些教授现场点评,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最重要的是,由于节目当中使用了很多被选入教材、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使得观众也有一定的参与感。央视平台好、群众基础好,这是节目能够在春节期间迅速火爆起来的原因。

诗词对中国人来说是植入文化基因并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诗词语言和意象的美感,中国人可以“秒懂”,外国人可能就云里雾里。至今在很多中国人的居家生活中,以诗词为心,以对联与书法为用,文化中国未必高居于庙堂之上,却经常安住于江湖之远。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代人似乎离诗词越来越远,学生在校期间还能通过语文课程接触诗词,毕业之后能拿诗词怡养性情的并不多。这个时代的诱惑实在太多了,诗词正离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在此形势下,把诗词做成一档很有参与感的节目,让很多喜欢诗词却不经意远离诗词的人们有机会重新接近诗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德。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文化和艺术的享受其实仍然有限。中国人的文化消费远远赶不上物质消费。相比之下,诗词是最方便获得也最精粹的精神享受,许多人一辈子没有进过剧场、电影院和音乐厅,尤其在边远小城镇,可能连这些设施都没有配备。这是接下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最艰巨的任务,唯有匹配较高物质生活的文化生活,城市化才算得上成功。

不要苛求诗词大会,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社会道德屡屡滑坡并引发争议的当下,需要更宽松的讲文化、讲艺术的节目,进而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希望诗词大会不要成为绝响。(陶舜)

(责编:汤诗瑶、黄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06:22:2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