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回复: 0

"德国白求恩"夏爱克中国行医15年 携妻儿扎根云南

发表于 2017-2-16 09:17: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驻德国法兰克福总领馆13日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德交流对话会,德方主角是最近在网上火起来的“德国白求恩”夏爱克医生。2001年到2016年,夏爱克带着全家在中国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默默行医扶贫。他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德国引起不小的轰动。在交流会上,夏爱克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上世纪60年代初,夏爱克出生在德国巴符州的一个小镇。小时候,父母经常带着孩子到欧洲旅游,夏爱克喜欢接触外国人,尤其喜欢和亚洲人接触。从哥廷根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夏爱克参加了在印尼和尼泊尔的医疗援助项目。2001年10月,通过国际专业机构MSI,他来到中国云南,先后在建水、鹤庆和红河县医院工作15年。

  夏爱克的妻子也是医生,起初并不愿意来中国工作,夏爱克劝说妻子“中国很大,人口很多,很需要医生”。夫妻二人辞去德国的工作,处理家产,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云南。

  刚到云南的时候,夏爱克一家很不习惯,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因为从小在云南长大,已经不喜欢吃面包爱吃云南米线了。孩子们喜欢云南,老大现在学医,他说毕业后希望回到云南去继续帮助那里的人。

  在中国工作15年,夏爱克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发展太快”。“刚去鹤庆的时候,那里的医院条件特别简陋,仪器设备不齐全,人员素质不高。但是,2008年以后,医院大量投资引入先进器材,我为医院开办几十期短期培训班,培训上千名技术人员……作为医生,也许我能看100个病人,但如果培养其他医生,每人看100个病人,就能为1万个病人服务。除了培训,我还帮助鹤庆县医院建起麻醉科,劝说那些认为待遇低、要出去打工的医生留下来。”

  除了看病治疗,夏爱克还帮助红河县哈尼族和彝族老乡开展了一些扶贫项目——“借羊还羊”活动,先给村里买几头公羊,然后借给贫困村民每家5头母羊,几年后村民归还同等数量的羊,其他出生的羊村民可以保留。夏爱克还帮助村民建了56个沼气池、挖了48个水窖。

  在云南的大部分时间,夏爱克都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那里的文化多姿多彩……现在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很多传统工艺今后无人继承,面临失传的危险……现在有些地方缺医少药,还有一些落后的习俗,比如人生病后到庙里祈祷,有的人还在病人枕头下放一把刀避邪。”

  50岁的夏爱克去年回到德国,“我的壮年时期是在云南度过的,对那里很有感情。云南是我的第二故乡”。德国媒体纷纷报道夏爱克在中国的经历,《巴顿州报》说,夏爱克看起来很像中国人,他不仅会说普通话,还会说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他让很多德国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来源:环球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