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回复: 0

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是人间最美夕阳红

发表于 2017-2-20 07:34: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也曾年轻过,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里,或守护着患者的生命,或守卫着祖国的边防,或劳作在田间地头,或耕耘在三尺讲台,或立身一线服务百姓……,无论站在哪里,他们都像是一块平凡的铺路石,从不张扬,只是努力做好自己。而今他们穿过无数的风雨,迎来了人生的暮年,曾经的青丝变成了白发,可是用热血青春奋斗出来人生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辛勤的工作中,在奉献的日子里,他们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高的理解与追求,年轻时他们用奋斗开辟美好生活,年老时他们如赤子般用满腔的奉献来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努力成就着生命的圆满。
  阅尽人世风雨,看惯世间名利,原来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人生暮年可以有许多种活法,可以含饴弄孙,赏花品茶,可以游山玩水,吟赏烟霞,可是这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能够抛下安逸的生活,选择一条并不轻松的路,而且一旦决定,就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当代愚公”刘继忠老人,年轻时拿起钢枪是保家卫国的战士,退伍回乡是开山修路的愚公,用45年的坚守为乡亲们开辟出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幸福路。都知道愚公开山是传说,而老人用自己的坚持成就的是自己的传奇。“退休校医”梁声翕老人,省吃俭用捐资助学,用自己的力量为寒门学子撑起了头顶的一片天。他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向人们传递着这个社会的温暖与美好,我相信这才是唤醒沉睡心灵的灵丹妙药。
  用奉献来耕耘人生,回报社会,这是他们在生命的暮年最执著的信仰。时间能沉淀一切,也能让人看清一切,从而更清醒地做出抉择。犹如殊途同归,这些让我们心生敬意的老人,在人生的暮年,都选择了同一条追逐理想的路,把一颗丹心倾尽在奉献之中。“当代愚公”刘继忠老人家的大门上,那方正有力的“志在农村”四个大字,写出了老人无怨无悔献身故乡的一片深情;“退休校医”梁声翕老人“我没有后人,但是国家有后人”的肺腑之言,道出了老人不遗余力报效国家的大爱心声;“新乡贤”方敬老人“从不吃饱,从不穿暖,从不闲着”的铿锵话语,说出了老人传播薪火报效桑梓的无私情怀。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们用他们最朴实最有力的方式把他们心底那份大爱呈献在我们的面前,引领着我们昂首向前。
  人生因奉献而美好。因为奉献,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们有了一个充实而幸福的晚年。生命的旅程从来都只有一张单程票,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相同的。但是在这有限的生命当中,取决于生命质量的往往不是结局而是过程。同样都是生命,可在人生的天称上分量绝对不相同。这些走近暮年的白发老人心中明白只有奉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的质量。“活雷锋”王源孝老人,年过古稀退而不休,一颗红心为民分忧。当年的雷锋出门在外,好事能做一火车,王源孝老人一生守着铁路,好事做了一辈子。“好党员”陶玉珍老人年轻时是爱岗敬业,踏实奉献的劳动模范。步入晚年,依然是生命不止,奉献不已。无论是照顾空巢老人,还是热心帮助社区百姓,她都全力以赴。老人们用自己的大爱不仅为我们的社会送来了无限的温暖,还在奉献中开辟出了自己快乐美好的新生活,找到了老有所为的充实与满足,生命重新焕发生机。
  头发斑白却又找到了人生新的春天,满脸皱纹依然绽放着最诚挚的笑容,不再轻快的脚步挡不住帮助别人的热情,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们奔走在一条充满爱的路上。在人生的暮年依然胸怀天下,心有大爱,一心奉献,不问回报,在为别人送来温暖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更为全社会树起了榜样。如果问我世间风景哪般好,我想说,当然是人间最美夕阳红。(张玉)
来源:开封文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