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5|回复: 50

【转】人民日报凭栏处:没有创新的师傅哪来创新的徒弟

发表于 2017-2-20 09:1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大批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从哪儿来?行业、企业里可以培养,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学校培养。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已经普遍开始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但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似乎还在沉睡,尚处于缺位状态,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与高职院校没有关系。
  创新人才的培养真的与高职院校没有关系吗?显然不是,社会既需要大量学术型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技术型创新人才。学术型创新人才可以通过本科高校培养,而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则需以高职院校为主。如果高职院校不谈或不重视,技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没有依托,导致我国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缺位。可见,高职院校还真不能放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
  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牵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美国托兰斯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没有创新的“师傅”,就没有创新的“徒弟”。而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大部分教师是随着中专升格才转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实践能力较弱,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创新型教师培养。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 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如果教师自己的人格心灵没有苏醒,又哪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教师自己都没有创新的火花,拿什么去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所以,要进行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唤醒自己的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是形成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师的创新能力特别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凡进入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高,达90%,其中一条措施,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人要联系一个企业,每年要到企业累计工作一个月,使教师一条腿在课堂上, 另一条腿在企业中。这样,既培养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又提升了教师的技术创新能力。
  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大多是技术骨干或行业专家,实践能力很强,但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规律认知和教师素质养成的训练,教学能力相对欠缺,要实施创新教育就更加困难,所以,学校应该对其进行适当培训。
  教师创新的动力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只能由教师自发地产生,这需要外部激励与机制保障。这就要求学校制定合理的有利于教师创新的投入机制、团队带头人的选拔机制和成果利益分配机制等。
  有了创新的“师傅”,就不怕培养不出创新的“徒弟”。
  (作者系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4:21:43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带来分享,老师辛苦了,新的一周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08:52 | 查看全部
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09:05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09:19 | 查看全部
问候尹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09:29 | 查看全部
尹老师转帖辛苦!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20:34:58 | 查看全部
   感谢尹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09:12:1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谢谢李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09:12:42 | 查看全部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问好老师回帖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09:13:23 | 查看全部

回 2楼(羊君) 的帖子

师徒同心创新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