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08:04:30
|
查看全部
广州vs深圳,“瑜亮之争”?
在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中,深圳好像并不是热门,这出乎很多人意料。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最近几年在经济总量上与广州越来越接近,增速也超过了广州。2015年广州的GDP总量为1.81万亿元,深圳是1.75万亿元,二者同比增速分别为8.3%、8.9%。2016年广州的GDP总量为1.96万亿元,深圳则是1.93万亿元,差距越来越小,增速则分别是8.2%、9%。
“深圳会不会在国家中心城市当中,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李迅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珠三角跟长三角不一样,长三角中上海是公认的龙头老大,珠三角情况更为复杂。从整个珠三角来说,核心龙头应该是香港,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性城市;除香港以外还有广州,广州是省会城市;当然还有深圳,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引领前沿,也是全国的创新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一国两制”的原因,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没有把香港列入这一维度。所以珠三角的国家中心城市竞争,主要在广州和深圳之间进行。
李迅表示,深圳是一个创新型城市,视野肯定不局限于广东省,应该更具国际视野,将来应该继续发挥开放引领作用,发挥全国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市的作用。“能不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有一个城市之间协同的问题。”
1月14日,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小组会议上表示,深圳或将实现城市地位“二级跳”,与北京、上海、广州一起跻身全球城市,代表中国参与新一轮全球竞争。但他又补充说,“这个规划还没有正式发表,我只是在群里看到。”
不少舆论也表示,深圳或将被定位为全球城市。
但李迅认为,“深圳在局部功能上,比如创新方面、交通方面,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在文化影响力、国际交往影响力等方面,比北京、上海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全球城市估计会是北京和上海,以全球领先的城市地位作为目标。现在的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力,是有一定地位的,条件更好一点。”李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而李国平院长则认为,深圳事实上已经是与国家中心城市同一等级的城市,只不过还没有到公布的时机,但它应该早已预定了一个“会员资格”。“在经济和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只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是不够的,需要叠加辐射才能发挥作用,有时一个区域需要不止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