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4|回复: 2

改革“加速度” 转型“绽新姿”

发表于 2017-2-22 23:35: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
在徐矿集团转型发展的历史坐标上,2016年无疑是迎应巨大挑战的一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更是浓墨重彩的一年。
这一年,放眼全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价探底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令许多企业备受“煎熬”。
勇担敢当、善做善成的徐矿人“不畏浮云遮望眼”, 科学做好产业“加减乘除”,沉着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持续推进改革转型,不仅改出了新思路,也转出了新天地,一个生机勃发、活力无限的多元新徐矿扑面而来。
营业总收入完成500亿元,实现盈利1亿元以上,“十三五”开局良好。过去一年,行稳致远的徐矿集团在逆境中保持稳健运营,取得超过预期、优于可比企业的成绩。
或许这份成绩单放到“黄金十年”去考量并不那么亮眼,但是放到去年异常复杂的困境下去站位,实打实的经济数据难能可贵,可圈可点的经营业绩弥足珍贵。
与其他企业一样,2016年对徐矿集团来说,阵痛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年初煤价像刹不住车的轮子惯性下行,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经营形势不断恶化,集团上下笼罩在一片焦虑中。
底在何处?路在何方?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年度之问”。
困难什么时候都有,但如何面对,考验的是勇气,显示的是能力,体现的是担当。徐矿集团决策层运筹帷幄,谋定而后动,采取多项自救措施积极应对,深入开展“外学龙口,内学赛尔”活动,对标山东龙矿,提出了“煤价降多少,成本就降多少”的刚性要求,全面清理僵尸企业,下发机关审批权限清单,有针对性地指导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同时,退出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工作一刻未放松,徐矿集团做减法的态度坚决而果断。
退出落后产能是企业扭亏脱困的重要举措,事关全局,功在长远。对此,徐矿集团主要领导有着清醒认识,他们在多个场合谈及“去产能”,掷地有声的话语释放出革故鼎新的决心。
“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明确了抓手,工作就有了顺畅的轨道,就能敲起鼓点、加快节奏。“去产能”工作全面启动后,集团层面总体部署、统筹指挥;各关闭矿井组织得力、实施有序,按照矿井关闭方案,逐一落实人员分流安置办法、费用核拨、宣传教育、政策解答、信访维稳和治安保卫等事项,“去产能”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去年,徐矿集团主动向矿井所在省区上报关井计划16对,退出产能1295万吨。其中,徐州本部6对矿井井筒全部实施永久封闭,退出产能790万吨,2万余名职工得到妥善分流安置,通过江苏省验收和国家抽查组核查;外省区上报10对矿井,产能505万吨。核减生产矿井产能,现有15对生产矿井按照276天工作日重新核定,核减383万吨/年,减幅15.3%;暂停和缓建矿井6对,产能900万吨。
忍得一时“痛与断”,迎来格局“破与立”。2016年下半年,煤价一路回升,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政策成效初现,让在困境中坚守的徐矿人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改革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断臂”减法换来“涅槃”加法,经济新常态下,徐矿集团迫切需要注入新动能,这个新动能就是新兴产业!
“徐矿集团的转型发展并不局限在与煤相关的领域,而要放在整个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去通盘考虑,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重要转型方向。”2016年6月,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一家因煤而兴的企业,积极聚力创新,聚焦最高端、最前沿产业,加快培育国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两聚一高”新目标贡献一份力量,开辟百年煤企发展新空间。
2017年1月22日,在亿创智能装备研究院厂房前,一排装满小型五轴机床的半挂车整装待发。经过3个多小时努力,老师傅沈吉文和胡文依次将身披红绸的10余台机床“请上车”。两天后,它们顺利到达珠三角地区及天津青岛等目的地,为徐矿集团新兴产业赢得新年“开门红”。  
不仅如此,与“开门红”同样振奋人心的,还有徐矿集团新兴产业发展版图的日渐壮大:
新能源锂电池-电动汽车产业链方面,楚汉新能源公司锂电池一期项目实现量产,路航汽车公司挂牌运营,两江锂业平台公司成立,与宜春市签订战略合作及锂资源保障协议;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首台大型五轴加工中心进行了样片切削试验。面向3C的小型五轴机床销售80台。威拉里新材料公司新增大型设备激光修复市场,模具钢粉和高温合金粉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金属旋压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拓新天机器人动力电池模组pack包装自动生产线批量交付客户,年内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大数据互联网产业链方面,科恩电商城市O2O服务面积覆盖徐州城区1/3,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个。淮海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江南博睿高新技术研究院首个健康饮食监控手机APP上线发布,虚拟现实技术-中欧联合实验室投运。
加减之间,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走转型转移发展之路,推动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一年来,围绕这条主线,徐矿集团改革创新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破解发展瓶颈的“除法举措”抓铁有痕地一一落实——
扩大基层单位用人自主权,由基层单位提出副职领导人员职数设置和人选建议,赋予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班子副职成员的免职调整建议权。
推进绩效考核管理创新,对基层单位试行“管住两个人、考核两个指标”。优化基层管理人员队伍,对基层单位副总师或总经理助理、科级管理人员的职数设置、年龄结构、任职条件等限定要求。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3次公开选拔10名中层管理人员,公开招聘27家困难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引进吴斌、洪树两位博士和周晓建团队,启动“未来之星”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不为一些经济指标回升而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也不为一些暂时的困难而自乱阵脚,徐矿集团的转型发展蹄疾步稳,似有“定盘之星”指引,迎风破浪一路向前。
一年来,围绕这条主线,徐矿集团产业格局调整的乘法效应逐步显现——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主动走出去开辟新战场、建设新能源基地,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发展优质煤电化一体化大项目,努力把结构调优、把产业调强、把机制调活,探索走出百年老矿脱困转型新路。
以战略引领谋转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正向低碳生态转变、向中高端迈进,整体实现缓中趋稳、稳中蓄进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
1月23日,鸡年春节前夕,记者在徐矿集团迎新春座谈会上遇到了邓中一、赵文军、吴斌、周晓建等人,他们是近年来集团引进的新兴产业领域高端成熟人才。从他们对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清晰把脉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他们的乐观与自信。
这份乐观源于他们对所在行业发展的感知,也传递了更多徐矿人的美好愿景。他们所从事的新兴产业和“一体两翼”的其他产业一样,共同汇聚成企业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风疾浪高,击楫勇进。我们衷心期望并坚信,2017年,徐矿集团这艘巨轮必将劈波斩浪,向建设“强优富美”新徐矿目标奋勇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23:35: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23:35: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