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的“尊严故事”
唐文利
尊严的定义,虽然字典里早有定论。但对于一线职工来说,尊严的诉求因人而异,点面不同。因此,“更尊严”就表现为更丰富的表像,期盼着更具体的满足。带着相关问题,笔者近日对部分班组职工进行了走访,让我们一同来倾听一下这些“尊严故事”。
我的床比别人长30公分(小标题)
口述人:霍涛 29岁 月山站外勤值班员
我家在外地,住的是单位宿舍,身高1米96,如果在篮球场上我还认为自己的身高是个优势,但在生活上却成了劣势。
就说我宿舍这个床吧。全宿舍的床都是统一的1.9米长,但我躺在上面,脚却在外面,多数时间我是蜷着腿睡觉的。这事,在检查宿舍卫生时被站长发现了,站领导特意重新订做了一张2.2米的新床。
新床送来后,我躺在上面试了试,感觉特别舒服,但却怎么也睡不着。听说做一张床花的钱并不多,但很多事情不能拿钱衡量。
新空调与“老窗机”(小标题)
口述人:宋法来 32岁 运转车间调车组制动员
由于整天在火车车辆上跳上跳下,我们的工作性质比较危险。为保障人身作业安全,车站特意制定了班前待班制度,就是说,要求我们在夜班前到指定的房间,集中休息7个小时。
然而,09年夏天出现一个新问题。由于待班房间的冷气机老化,加上房间是楼房的顶层,待班室温度居然比室外温度还高,职工根本无法入睡。
将情况反映给车站领导后,清一色的格力“冷静王”在一周后,全部安装上墙投入使用。后来,我到站机关办事,发现行办、人劳还有工会多数办公室还是用的“老窗机”。
这样的机关就算再破旧,在我们心里也是亮堂的。
多劳就会多得(小标题)
口述人:黄海涛 36岁 调车组制动长
我之所以满意现在的工作,是因为单位推行的岗薪制度。
调车组工作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的工种,以前大家都是装病、送礼、找关系离开这里,但职代会研究讨论形成的《月山车站岗薪工资办法》出台后,职工对调车工作形成了新的认识。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职工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开工资。而岗薪工资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以及向苦脏累险一线倾斜的原则,许多有志青年安心从事这份工作,更多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老职工留恋这份工作。
我特意与在机关科室工作的干部老乡比较了一下,2月份我加上300元的班组长津贴,足足比他多开500多元工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觉得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干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