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尊严来自理解和尊重
朱玉琳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郑重承诺,让人们感到振奋的同时,也有丝丝心酸。
“我们现在哪有什么尊严呢,一年到头休息不了几天,和路边的民工一样,可能还不如人家自由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3月17日,在管道四公司全自动418机组驻地,笔者听到了这样的报怨。机组技术员刘建国在管道一线奋战近十年的他对于管道这一行有太多的恨与爱。“其实也不能说我们没尊严,我们凭本事吃饭,不欠别人什么。只是上头不了解下面的苦,制定的很多规章制度根本不符合实际,整天在泥里摸爬滚打的我们能干出活来就不错了,还要天天接受上面硬框框下的检查,确实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在完成公司标准化考核后,稍稍平复下情绪的刘建国无奈地说。
时近中午,刘建国辞过众人非要和饭车一起到施工现场去吃饭,用他的话说就是“在现场和兄弟们一起吃饭分外的香。”笔者随之一起来到全自动418机组施工现场,与刚刚休息的员工们聊聊“尊严”。
“尊严就是彼此的尊重吗,我就希望领导多尊重下我们的劳动,大家整天干活都不容易,别总因为丁点错就劈头盖脸地骂我们一顿,要不就是罚钱,多伤感情啊!”安全员杨志国的一段话打开了众人的话匣子,大家围成一堆边吃边聊。有说领导检查苛刻,不考虑实际情况就扣考核分的;有说监理无理取闹,自己不高兴就不给资料签字的;有说不适应南方气候,希望改变生活环境的;有说工程工期紧劳动强度大,休息时间太少的……
一堆“牢骚”中,渴望理解、渴望支持、渴望关注、渴望提高待遇的声音此起彼伏。金钱也许只是赋予“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在管道建设者离别温馨的家乡、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管道建设中时,尊严就来自家人的支持、领导的理解和外人对他们劳动成绩的认可和关注。近期,管道四公司根据各施工一线情况反映,要求各机关部室人员统一下一线,查民情、解民需的同时,针对基层实际情况重新修改制订公司绩效考核准则和标准化管理条款,去虚存实,删除不切合实际的考核条款,酌情调整各考核项分数比例,减轻一线“迎检”压力。并将09年年底制订的轮休管理办法落实到位,要求各项目部及机组严格执行,确保一线员工在紧张的施工状态下同样有机会有条件放松休息。与此同时,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深入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善施工一线生活环境和施工条件等硬、软件措施,持续开展“五创”活动、“导师制”人才培训工作及青年先锋号竞赛评选活动,为员工营造成长成才和展现自我的平台,用实际行动和改变让员工感受到从事管道建设行业不仅自豪而且更有尊严。 |